那一日大雨,陆宣也因日夜行军而恍惚。 直至在历阳城的项王亭中,陆宣如何不记得当年躲在地母庙供桌底下的小乞儿,只是那小乞儿早记不起他了。</p>
神祠中的贡品,将食无灾。</p>
许多年以前,也有个人说起过同样的话。</p>
神佛如何会计较?</p>
神佛也无力去管。</p>
番外二</p>
太兴二年,仲秋。</p>
沿途饿殍,千里白骨。</p>
与家人走失的小公子被一道人携了去,几经周折,踏入京华尘土。</p>
宋聿擡头看着巍峨的府门,他读过书,识得“宋府”二字,坐落于建康城的府邸,却与记忆中的青州宋氏相去甚远了。</p>
他与先生从白天等到日暮,等到那雍容华贵的妇人从府门前走过时,才敢扑上去唤一声“阿母”。</p>
于是他看着妇人眼中的神色,由嫌恶、错愕,转变为难以置信的惶恐。</p>
没有失而複得的欣喜。</p>
母亲翻开他的衣领,清楚地看到后肩上的痣,才死死将他拥入怀里,哭倒在地,声泪俱下诉说她这些年的悲恸与凄苦。</p>
是日夜里,妇人流干了泪,守在他的床榻边,仿佛流干了泪,要将此生的愧疚都说尽。</p>
宋聿也在她的哭泣中拼凑了一个完整的真相。</p>
原来他不是与家人走丢了,是在逃难路上被家人舍弃的。</p>
抛妻弃子,易子而食,在南渡途中司空见惯。</p>
他哭着说,“不妨事,不曾怨过阿母。”</p>
周其清见这孩子得与父母相认,翌日便请辞了,只是宋孟贤与姜韶都恳切挽留。</p>
他们一个说:“周先生不仅佑得我儿安然无事,又千里迢迢带他回道宋府,于我夫妇二人有恩,于情于理,都得给我们一个报答的机会才是。”</p>
一个附和:“正是。先生乃是寒士,只怕一身报複施展不得。宋氏愿行供养,也请先生教导我儿。”</p>
周其清望着权贵之人眼中不容拒绝的神色,又低头看了看那紧攥着他手的孩子,最终轻叹了口气,应了下来。</p>
最初,他们也确实对周道长以礼相待。</p>
那恭顺温和的长子,又是如何养成一副桀骜的性子,与家人招致不睦了呢?</p>
许是因为看到了宋氏谱牒中,那划去了,又被添上的名字。</p>
又或许是无意中听到了府中下人的口舌,亲生父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言辞。</p>
世家大族,如扎根的树,外表枝繁叶茂,却是由内而外腐朽的。</p>
宋聿常到栖春居去,与先生诉说他的苦闷。周先生不愿向其施加孝悌的枷锁,便同他讲孔文举的“父母无恩论”。</p>
后来有个叫玄英的婢子向夫人告了密,也不知是怎样一番添油加醋,惹得姜夫人大怒,先生从此被圈禁在栖春居。</p>
那些婢子都被他赶出了常青院。</p>
他想着,自己该早些知世故、明事理。心照不宣地瞒下过往芥蒂,对府中腌臜视而不见,对父母的教训阳奉阴违。</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归岫》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