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
美国总统威尔逊抵达巴黎的时候,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小尼古拉已经为瓜分胜利果实吵了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的成果是,让彼此都知道了对方的要求。
法国要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萨尔地区,还想割占莱茵河东岸。
俄罗斯要加利西亚和日德兰半岛。
英国要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威尔逊在来到巴黎之后,立即抛出一个大瓜:成立国际联盟。
威尔逊声称,国际联盟的目的,是以谈判解决纠纷。
实际上是希望通过国际联盟,扩大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跟英法俄相比,威尔逊的确是势单力孤了点。
英联邦是一大堆国家,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等等。
俄罗斯小弟一大群,东印度和保加利亚且不说、罗马尼亚、希腊、日本等国,也为世界大战做出了巨大贡献,都具有一定话语权。
法国因为没小弟,高举皿煮大旗,吸引了一大堆想找大哥的国家,向法国靠拢。
还有一些希望通过巴黎和会赢得独立地位的地区,也希望得到法国的支持。
威尔逊现在的面对的就是这个局面。
如果不打破这个局面,美国将没有任何话语权。
威尔逊提出国际联盟的程出来。
威尔逊对老欧洲的阴险还不够了解,兴致勃勃的投入这份工作,一转眼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不能说一点进展都没有。
至少所有国家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国际联盟成立的必要性。
但是在国际联盟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营模式上,威尔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威尔逊的设想是,如果遇到矛盾,以投票方式进行解决。
代表尤里耶夫大公国参加会议的德扬提出一个问题:投票如何计算?
最理想的情况,肯定是一个国家一票。
可这是不可能的,阿比西尼亚帝国(埃塞俄比亚)的一票,和英国首相的一票能一样吗?
那要不阿比西尼亚算一票,英国算两票?
这可就是红果果的不公正了。
万一有一天阿比西尼亚强大了,英国衰弱了,难道要倒过来。
过家家也不能这么过啊。
整整一个月,威尔逊连投票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回头一看,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小尼古拉躲在凡尔赛宫的小黑屋里,都已经开始讨论瓜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了。
威尔逊如梦方醒,要求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小尼古拉,也要参与到国际联盟的筹建工作中。
小尼古拉最耿直:“我宁愿去剧场看白大腿,也不去跟那帮人扯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