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贸易”在今年收购的棉花,既未交由燕云百姓纺线,也未运往汴京,而是全部囤积于涿州、蔚州和朔州三地。这三个地方分别临近河北省、河东省和陕西省。 总经理邱业接到太子的指示后,即刻安排运输队将仓库里的小型脚踏纺车送往指定地点。然而,仅这些显然不够,武器院仍在加班加点赶制纺车。 三个省十几个县的百姓为此请愿,却未能在朝廷引起丝毫波澜。即便这十几个县的百姓造反,对朝中诸公而言,也并非什么大事。 在白沟河北岸,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天气依旧寒冷,不过,今日倒是个难得的晴天,太阳高高挂起。 孙大山和几个队员驾着两辆马车来到刘山家,从车上卸下已经宰杀好的两只羊和一头猪。 “孙连长,这让我如何是好。”刘山望着羊和猪,无奈地叹气。 孙大山抱着两坛酒,说道:“刘山大哥,快过年了,让孩子们多吃点肉,赶快做饭吧,林义他们马上就到。” 几个队员将猪羊抬进厨房,刘山便招呼老婆孩子去准备做饭。 几人进屋在炕上坐好,刘山给他们倒水,问道:“孙连长,那马车上的纺车和棉花是作何用的?” “今年‘四海贸易’没给燕云的百姓留下棉花用于纺线,你家现在纺的棉花,应是自己留存未卖的吧,那些是为林义他们准备的,总不能让他们失去生计。” 刘山放下水壶,坐到炕上,说道:“孙连长考虑周全,我前几日还在琢磨,要是真闹僵了,他们那些人该如何生活。” 孙大山喝了口水,回应道:“刘山大哥,我哪有这般心思,这都是上头想得明白。” 没过多久,林义等人便到了,孙大山先让他们吃饭喝酒。 “孙连长,县衙那边毫无消息,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林义对桌上的好酒好菜毫无兴趣,一心只关心后续的行动。 “接下来就是去把租的地退了,刚才进来时看到院子里的纺车和棉花没?只要是退租的,每家发放一台纺车,以后就在家里纺线,也能有饭吃。” 林义惊愕不已,一台小小的纺车怎能养活一家人?“孙连长,这恐怕难以养活一家人吧。” “放心,一个月赚两石粮不成问题的。”孙大山扭头接着说:“刘山大哥,你讲讲。” “我娘用那纺车一个月也能赚来六七百文钱,你们要是全家都在家纺线,一个月难道还赚不来两三贯吗?”刘山举杯与林义的杯子轻轻碰了一下。 “好,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先把我家租的地退了。”林义一口将酒饮尽。 孙大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们未曾纺过线,回去让要退租的人,每家出个人到这边学习一下,让刘山大哥他们村的人教导你们。” 赵立庆让“四海贸易”前往占城购买粮食,正是为了应对此种情况,将粮食补贴给百姓,让他们坚持下去。 虎卫军历经一个多月的考核终于结束,经过综合评定,二十二个团长和营连长的人选均已敲定,暂时以一团至二十二团作为编号。 时间匆匆,转眼间便到了大宋嘉佑九年正月初一,这是历史上不曾存在的年号。 大庆殿内,热闹非凡的正旦宴会如期举行,众多官员也终于见到许久未见的皇帝陛下,纷纷向赵祯敬酒。 过去的一年,虽说北方的庄稼收成不太理想,但南方还算不错,朝局稳定,四海升平,整个大殿里充满欢声笑语,官员们互道吉祥话语,简直是相互吹捧。 红包每人两张崭新的十块纸币,赵立庆没心思再去琢磨什么新花样。 当官的放假休息,“四海贸易”和武器院却忙得不可开交,一辆辆纺车被送往三省十几个县,燕云的三个棉花仓库中的棉花也一车车地运至那十几个县。 退地退租逐渐形成一股强劲的风暴,即将席卷三省十几县。 随园里,赵立庆将六个女人召集到一起,说道:“父皇说这两年都没给他添孙子,如今宣布这十几天我不再出门,专心在家造小孩。现在都回各自的院子准备一下。” 几个女人红着脸离去,种云思留了下来,“殿下,您整日为国事操劳,在家歇息几日,别太过劳累了。” “我又不必整天躺在床上,一天到晚都待在文德殿,看到那些奏折就心烦,走吧,先去你那里。”赵立庆拉起她的手便走。 “殿下,臣妾身子不便,您去别的姐妹那里吧。” “哦,那你回去歇息吧。”赵立庆松开她的手,朝后院走去。 种云思气得直跺脚,都怪自己此时不方便,自从赵立庆开始监国,家里的女人一个月都难以分到一晚上。 吕若兰看到赵立庆来到她这里,感到有些诧异,“你怎么来我这儿?” “你要是不乐意我来,那我去别的院子。”赵立庆装作要走的样子。 吕若兰冲过去抱住他,“想走?门都没有,晚上你别想出这个门,当什么太子,一个月就只能睡一晚上,别当了。” “我原本只想当个混吃等死的人,每天睡到太阳高照,写写书,烦闷了就四处走走,未曾想如今变成这般,自从遇见你就全变了。” 吕若兰的神情也略显忧郁,“我现在也后悔了,当年要是不把事情说出去,如今便能跟你在宁陵过日子,你就是我的,每天都能见到,现在你成了大宋万万百姓的人,见一面都难。” 赵立庆将她抱起来,“我来你这里可不是来发牢骚的,咱们造小孩去。” 在白沟河南岸的小村庄,林义和柱子等人忙得热火朝天,如今他们村已有近七成的人家退租,附近几个村也有不少退租的。 几人已成为“四海贸易”的员工,四处派送纺车和棉花,孙大山担心他们会遭遇意外,派了几个人换上百姓的衣服保护他们。 地主老爷们慌了神,跑到县衙找县太爷哭诉,县衙早就知晓这些事,毕竟纺车和棉花来自“四海贸易”,县太爷哪敢管,只能让地主老爷们降低地租,自己回去跟百姓协商。 林义他们村的周老爷撑不住了,找到林义并开出条件,“林义,我把地租降低一成,你们继续种地行不行。” “原来是四成,现在是三成对吧?可这还没我们在家纺线赚得多,而且还不用去地里晒太阳,周老爷,我们在家待着挺好的,您就别费心了。” “那再降一成,以后收你们两成,这样总可以了吧?” “周老爷,我还有事要忙,您先回家吧。” “你到底想怎样?直接说。” “周老爷,两成可以,但朝廷的税由您家承担,我们就只出那两成,您要是答应,我就去跟乡亲们商量商量。” “林义,你别太过分了,这样我就只剩一成,还不如让地荒着算了。” “那就算了,在家纺线也能填饱肚子,何必在地里累死累活的,我还有事,先走了。” 林义说完便扬长而去,周老爷恨得咬牙切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出了个武皇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