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要派人巡视两浙水利工程之事,引起了已经在地方上任,枢密副使女婿秦京(原名秦古)的注意。 他现在是沐阳的县令,之所以愿意从京官屈身到此地,除去为老丈人增添些政治资本外,其实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在私德方面的问题。 扰动京城的阿翔案,让他再一次关注起齐巧云,秦京知道,对方在霸州出现后,下一站便一定是京城。 本来以齐巧云一介草民,根本弄不起什么风浪,但关键是她找到了一个大靠山。 曹皇后身边的红人、淮阳路转运使者的小女张可秀。 对此人,秦京有些印象,但又一时想不太清楚,毕竟以前稀里糊涂的'烂桃花'太多了! 他知道借助张可秀的力量,齐巧云一定能找到自己,更因为近期调戏朱盼楠的事,已经让岳父有所耳闻。 为了不再节外生枝,只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 回望过去,曾几何时,秦京也是真抱着一举成名后,回老家娶这位痴情女子的念头。 但殿试放榜过后,他才明白,现实中的挑战,才刚开始。 除非能位列一甲前几名或者朝中有重臣撑腰,不然像他这样条件的人,只能慢慢的等吏部报出空缺职位,且多是偏僻地区的县丞、主簿之类的差事。 有个先去商县为官的进士章敦,曾经写信,忠告他们这些尚未入坑的人:千万不要去蛮夷未开化之地为官。 这位进士抱怨,他所在的地方,百姓多不通中原汉语,说的土话和鸟语一般甚难理解。 而且人多得'大脖子'病,靠近他们时,任自己意志坚定,都本能的感觉到食不下咽。 如果只是对生活环境的抱怨,秦京尚可以用不能吃苦来宽慰自己,但这位同科进士又指出了最让他关心的一点: 穷困已久的地方,必然会形成了彪悍的民风,即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 '刁民'常因小事闹到县衙,当差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这样的情况下,三年一次的磨磡(考课,宋朝决定升迁的主要依据,有九个等级的考词)很难得到中偏上的考词,从而影响仕途。 普通进士在如此起步条件下,一辈子至死都只能混迹于基层…… 这一切绘声绘色的吐槽,无疑加重了秦京的焦虑,他读书就是为了挣钱弄权后光宗耀祖,现在发现金榜题名后,还是会一事无成,不免内心迷茫。 秦京的思想开始动摇,那句半生激励着自己坚持下去的信条,由先帝宋真宗亲自宣扬的: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被抛诸脑后。 秦京在寺庙礼拜求愿时,与枢密副使邓绾之女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他也很有心机的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果然一段时间后,女方托下人送来的蒲扇,邀他到府里共进晚餐。 开始,秦京只是抱着蹭一顿山珍海味的心态,但看到还有十几名进士也在邀请之列,一种危机感扑面而来。 这些人见到邓绾时,都是一副谄媚极致的模样,如此舔脚的行为,连秦京都有点看不下去。 他多少还有点顾及读书人的脸面,不过转念又想到家族里嗷嗷待哺的亲人,一时间进退两难。 邓绾可没有心思与众人闲聊,他直接暗示已经留了一个油水极重的职位,就看谁和自己的女儿看对眼。 权衡利弊下,秦古把过去的理想信念抛置脑后,他只觉得自己绝不能再过穷日子,得现实一点,必须先“嫁入豪门”,直接冲上前提前喊了“岳父”! 邓绾见此人看似矜持,被职位利诱后便立马放开,知道是个可以控制且有追求的人。 便当即做主,把秦京送入洞房…… 后来,秦京逐渐在群牧司里坐稳职位,因为有些闲钱和权力了,加上觉得妻子太过强势,也曾经私下派人打探过齐巧云的消息,怀念以前的小美好。 秦古幻想着两人能维持着一段'地下情'的关系,这样下来总算是不负对方。 当得知齐巧云已经与当地一平民阿翔结为夫妻后,秦京心里轻松了起来,他自我安慰道: “齐巧云也不过如此!就算当时表现的再坚定,本性还是个女子,寂寞了还是想嫁人!现在便让我们都学会认清现实,从此再无瓜葛吧!” …… 不过一桩名震京师的“阿翔案”,让他突然发现了: 齐巧云还在苦苦等待自己,而且是与周围世俗力敌的那种。 秦古肯定内心有所触动,但他早已习惯了士大夫们吃喝玩乐的那一套优渥生活。 本就与丫鬟们纠缠不清,近期又弄出个厨娘朱盼楠,如果再让人知道自己就是那个负心汉 邓绾肯定会让女儿与自己和离。 那样的话于仕途而言,他就彻底凉了,如此情况下,秦古只能申请外调,并且想方设法把身边来自凤翔地区的人调走:比如朱盼楠。 当然,这种行为也可以给岳父创造升职的政治资本,勉强算是一举两得。 秦古到任海州地方时间虽短,但也自认做了不少的'事': 他积极与当地大户联络感情,让他们配合自己的政令,对民间疾苦也有耳闻。 虽从来没有深入田间地头的打算,不过他对赈灾和鳏寡孤独的穷困百姓,一直很关怀,一言不合就开仓赈灾,常以范仲淹的“以工代赈”自居。 如此下来便是口碑不好也不坏,典型的无功无过摸鱼型官员。 秦京这次格外重视钦差大臣,还因为他认为此事和两府权力分配有关。 若是两府宰执担当此职位,基本就能内定下一届的首相,当然若是一名中层官员,接下来就确保可以入两府(中书、枢密院)了。 不过,皇帝好像看穿了类似秦京之流官员们的心思,他最终选择了此前大出风头的内监黄德和担当按察使,主打一个让任何人都捉摸不透。 邓绾肯定乐见这样的情况,他私下派人给秦京送去了一封书信。 大意是按察使是自己的挚友,此行已经给他打点过,只要秦古不出差子且极力配合,在下一次磨磡时(官员考核)可以让黄德和为其他美言。 那样的话,便能给他最好的'上上'评价,这意味着有跳级升官阶的机会。 秦京如获至宝,他把信件藏在自己的衣袋里,闲暇之余,就会字斟句酌的把读。 动情时,仿佛看到自己成为一州之长,一路安抚大使、乃至一人之下的同平章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想让北宋大统一》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