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中文网

第87章 席珍待聘循序渐进91

京营制度在于谦之后,便没有一个长时间的定制。</p>

天顺、成化、正德年间,几经演变。</p>

如今所用的定制,乃是嘉靖二十九年,世宗皇帝皇帝所设。</p>

京营划分三大营,包括五军营、和神机营,设武将一人总督,文官协理。</p>

虽说一总督一协理,高下立判。</p>

但俗话说得好,人事和经济大权在谁手里,就是谁说了算。</p>

从隆庆年间开始,京营内部若是推补号头、中军、千把总等基层武官,都得兵部审查通过后,才会题请皇帝批准。</p>

至于中层武官副、参、游、佐等将,则是京营总督,会同协理戎政一同推举,再由兵部报皇帝御批。</p>

军饷就更不必多说了,不过兵部这一关,一个铜板也别想拿到。</p>

甚至皇帝想发赏银,也会被兵部拿出边军以“利害劳逸,相去甚远”给挡回来。</p>

所以,兵部侍郎协理戎政这个位置,可以说才是真正的京营话事人。</p>

本来朱翊钧只是打算用赵孔昭这个病号,给这个位置占住,不要妨碍顾寰的手脚。</p>

但如今既然形势有变,那也不妨争一争这个位置。</p>

能加快整备京营的速度。</p>

栗在庭话一出口,有心之人,立刻警觉。</p>

霍冀更是皱眉冷声:“栗给事中不要对同僚太过苛刻,谁还没个病疾的时候。”</p>

“谭纶同是肺疾,不也被陛下委以重任?”</p>

栗在庭也不跟霍冀争执,不紧不慢站回了班列。</p>

言官弹劾就得自请致仕,这是成例,谁也免不了。</p>

更何况,赵孔昭早有致仕之意,奈何是个皇帝跟兵部都能接受的人选,才被拉着不让走。</p>

如今栗在庭吆喝一嗓子,弄出些争吵,并不是为了给赵孔昭压力,而是为了朝臣争起来,皇帝才好居中裁判。</p>

就在这时,御阶上的皇帝终于开口。</p>

“好了,朕明白诸卿的意思了。”</p>

朱翊钧顿了顿,继续说道:“但,勋贵于国朝有功,减罪也是祖宗成法,若是要重处,实让两宫母后为难。”</p>

“此事,朕再与母后商议一番,再议罢。”</p>

“至于赵侍郎染疾不能视事,正当好生修养,以待痊愈,夺职之说,不必再提!”</p>

要是当廷做决定,火候还是不够。</p>

等发酵一两日,广泛讨论起来,朱翊钧才好下场做这个裁判。</p>

廷议吹风、上书争论、皇帝裁判,都是必要的步骤,也是实现皇权最简单的路径。</p>

皇帝既然发话中场休息,百官也不好再继续。</p>

只一些有心之人互相对视,交换眼神,心中做好应对的打算。</p>

廷议的事总是一波接着一波。</p>

随后廷上又因为海瑞带回来的巡盐银,争执起来。</p>

部司能支配多少银钱,直接关乎到自身的权力大小,自然没人会在这时候搞什么客气相让。</p>

光禄寺哭穷给朱翊钧都看得尴尬了,说什么为了接济供应,已经开始变卖铜铁废器、剩余麴块。</p>

而平时兢兢业业,鲜少参与是非的工部尚书朱衡,也在廷议上急的脸红脖子粗。</p>

一会是什么二十三座水闸,一会又是因设昭陵卫于昌平州,要修建门楼、公廨、营房等等。</p>

朱翊钧也不好管束——张宏替内帑哭穷,更是声泪俱下,大家都没什么差别。</p>

争了大半个时辰,好歹是议出了结果。</p>

六部各取所需,内阁宰割分银,皇帝端坐背书。</p>

一场廷议,给上次分剩下的银两,分了个干干净净,各自归库。</p>

众人脸色都一副吃了大亏的模样,心中却乐开了——总归是额外分到的银两,往后必然还不少,有助于伸张部司威权。</p>

大家心情好,此后议事,也顺利了不少。</p>

迅速过了一遍云南巡抚邹应龙的推举、副都御史阮文中荫子入国子监、祀前礼部尚书章懋于正学祠等事。</p>

乃至四川叙州府地震的赈灾与免税,户部出银子也一点没有扭捏。</p>

直至接近晌午时分,这日的廷议才结束。</p>

皇帝的身影,提前在御阶上消失。</p>

朝臣们也陆陆续续离开。</p>

三五成群,各有讨论。</p>

徐阶多看了两眼被领去偏殿单独奏对的王崇古,好一会才收回目光,缓缓站起身来。</p>

刚一站定,就发现胳膊被扶住了。</p>

他不用转过头,也知道是谁。</p>

徐阶淡淡道:“朝堂上就不必如此了,你我以前又不是没有同朝为官过。”</p>

张居正摇摇头:“彼时我与老师皆在内阁,自然要避嫌。”</p>

“如今老师闲散之身,也就无碍了。”</p>

所谓以备咨知,只论实权,恐怕连个中书舍人都不如,也就省了党朋的嫌疑。</p>

毕竟是七十的老臣了,搀扶一二以作礼数,也没人会讲闲话。</p>

徐阶不置可否。</p>

他神色玩味道:“今日廷议,怎么没议复祀元世祖的事情?”</p>

徐阶昨日入城的时候,就听说皇帝在祭祀历代帝王,随后还问起历代帝王中为何无有元世祖,甚至最后以皇帝遥祭一礼而结束。</p>

这自然而然挑起了礼部跟太常寺内部一场争论。</p>

本以为这是皇帝复祀元世祖的准备,但今天廷议,所有人都未提及,反倒让徐阶有些疑惑。</p>

张居正扶着徐阶出殿,解释道:“昨日便有人揣摩圣意,上奏说我朝与前元一脉相承,亦是华夏正统,理应复祀元世祖。”</p>

“结果,被陛下留中不发,并以窥伺圣心为由,罚铜一月。”</p>

“以至于朝臣摸不到陛下脉络,不敢轻举妄动。”</p>

两人出了文华殿,走得很慢。</p>

徐阶毫不避讳,直接开口问道:“那叔大以为陛下是什么意思?”</p>

张居正沉默了片刻,轻声道:“陛下说,要考虑到边塞将士和天下百姓们朴素的感情,让礼部再多讨论讨论。”</p>

说完这句,就闭嘴不言。</p>

徐阶若有所思。</p>

走出一段路后,徐阶挣开张居正的搀扶:“叔大回内阁公办吧,老夫自去东华门。”</p>

皇帝给的宅邸在东华门外,跟内阁并不顺路。</p>

张居正从善如流,站在原地目送老师。</p>

徐阶头也不回,背着双手,晃晃悠悠地往东华门走去。</p>

脑子里却想起廷议之前,皇帝交代他的事情。</p>

……</p>

半日之前。</p>

徐阶跟着皇帝去往廷议的路上。</p>

“徐卿,朕令人编撰了一本数算启蒙书,你知否?”皇帝无意间提了这么一句。</p>

徐阶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知道此事,但并未看过书。”</p>

皇帝解释道:“我已经让户部官吏、锦衣卫、东厂都修习此书,但稍嫌不足。”</p>

“明年春闱快到了,不少学子入京备考,朕的意思是,卿到了学院后,不妨招揽一些进士无望的举子,学习数算。”</p>

徐阶立刻想清楚了缘由,追问道:“陛下想补充精通数算的官吏,为度田准备?”</p>

彼时皇帝扭头看了一眼徐阶,似乎在想,老年人脑子转得还挺快。</p>

他开口说道:“是有此意。”</p>

“不过,除此之外,但还有一层意思。”</p>

“朕想招揽些有兴趣的学子,专事数算,以求突破。”</p>

皇帝顿了顿,又补充道:“不允许再考科举、也不会授予吏身。”</p>

“总而言之,便是再替朕倒腾一个职序出来,不是官身、吏身,就是学身。” “朕给你定个调,若是学身造诣登峰造极,有祖文远之类的水准,可以封爵!”</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如履薄冰》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