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做出了决定,市民们听说是为抵御倭寇加筑外城,无不拥护,很快,修筑外城的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此时听说倭寇在太仓川沙东边的潘家桥被数路明军打败,倭寇七百多人被打死,扬州府的市民们也松了一口气,纷纷召开庆祝会,庆祝太仓潘家桥大败倭寇的伟大胜利。
却说仪真转运副使沃田收到王忬的命令,感到时局严重,也很快动起来。沃田清楚,仪真作为运河进入长江的主要口门之一,仪征的商业曾经非常繁盛,被列为明朝全国最主要的十五座城市之一。在仪征的商业中,食盐生产和销售是仪真的龙头企业。仪征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建制。唐宋时已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宋真宗曾下诏在此熔铸四位远祖皇帝的金像,因所铸之像仪容逼真,因而以“真州”、“仪真”作为地名。正是由于仪真的商业繁盛,尤其是食盐的生产和贸易名气很大,不免成为倭寇抢掠的目标之一。七年前的嘉靖二十五年四月,就有数百名倭寇杀到仪真城外,知县庄应元率领数百名守军抵抗。守军紧闭城门,倭寇攻城不下,只得撤退,在朴树湾一带抢劫一番,然后从何家港乘船离开。
面对倭寇又要杀来的严重局势,沃田与指挥岳宠、百户刘葵等守城将领紧急行动起来,根据王提督关于加紧修筑或维修县城的要求,组织市民们加强城防工作。一方面把市民中的青壮年按军事化编制组织为乡兵,战时配合守城部队作战。另一方面,在仪真城的东门外、石桥河以东、仪扬运河以北加班加点紧急修筑了一座敌台,沃田把它题名为“挡军楼”,作为抗倭的城防建筑。挡军楼与鼓楼样式相似,城楼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沃田亲笔题写“山高水长”匾额。
再说任环与孙镗率领部队在嘉定城外的外岗附近与倭寇杀得昏天黑地,危急时刻韦起云、韦应龙父子的一千五百名狼兵赶到,将倭寇杀败,嘉定城避免了一场灾难。但是知县万思谦从这一次倭寇入侵也得到了教训。万思谦深深感到,王提督关于紧急修筑或维修县城的指示是多么的及时,也深深理解了王提督关于紧急抢修或维修县城的重要意义。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万思谦就带领一班县府官员出城巡视,万思谦带着官员们绕县城走了一圈,问:“各位同僚,刚才大家绕县城城墙走了一圈,有什么感想?”
官员们满头雾水,不知道知县大人为什么要带着大家绕城墙走一圈。现在万知县又问有什么感想,大家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样回答。一个刚刚进县府当差的年轻人试探着说:“万大人,您老是不是要我们看看这破败不堪的城墙,从而想到我们目前应该做些什么?”
万思谦的一双眼睛眯成一条缝,对着年轻人说:“好啊,好,年轻人肯动脑子,懂得老夫的意思。官员们都想想,这一次倭寇杀来,如果没有任环和孙镗二位将军,我们嘉定城会有怎样的呢?像我们嘉定城这样破败的城墙,能不能抵御大股倭寇的进攻?所以,我们目前最要紧的就是补修城墙。官员们应该知道,嘉定城是四十多年前的正德七年王应鹏任知县的时候修筑的,十七年前的嘉靖十五年又增修了北水关,但是嘉定城原来修筑的质量不怎么样,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把嘉定城修筑成这个样子,别说凭借它抵御倭寇,就是防止山贼草寇也不行。为了有备无患,目前最要紧的是对城墙进行补修,该加长的地方要加长,该加高的地方要加高,该加厚的地方要加厚。就一般的情况说,城墙都应该达到三丈以上的高度,最低也不能低于二丈五尺。另外,城墙顶端还应该加筑齿形小墙,就是城垛。有了城垛,就等于加高了城墙,而且有了城垛更加有利于躲避敌人的子弹和弓箭,在城墙顶端阻止倭寇攀登城墙也更加方便。下面由县臣杨旦谈谈城墙补修的具体要求。”
县臣杨旦把银镜摘下来,擦擦,又戴上,从衣袋里摸出一个小本本,翻开,说:“昨天夜里万知县跟我谈了关于补修城墙的问题,怎么样补修呢?万知县要求我拿出一个具体方案。由于事情紧急,昨天晚上我打了一个夜班,把维修城墙的初步方案拿出来了。总的目标是,将整座城墙周长增加到二千二百六十六丈六尺,基宽达到五丈,城墙高达到二丈五尺,顶宽三丈,城墙顶端加筑七尺高的城垛二千三百六十九垛。另外还要加筑观察台十六座,守铺三十四间;四城门上各建城门楼,改澄江门为“宣文门”,合浦门为“济漕门”,观潮门为“振武门”;还加宽东部和北部的水关,对南、西、北三门的月城进行修整,并增建东门月城,用大石块堆砌堤坝,城门用厚铁皮包裹;将外城的护城河再疏浚一次,周长加长至二千三百三十九丈,深达一丈。”
杨县臣还对城墙维修的工程开展情况作了具体安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抗倭英雄传》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