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朔日。 赵孟启一如往日般早早起来,不过却不是为了练武,而是今日他要上朝。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上朝,略微有些好奇,也没太当回事,因为他只能带着耳朵去,听政,却没有发言权。 黄枸却显得很是兴奋,见他慢悠悠的洗漱,不由急切地催促起来,“阿郎,您快点啊,还得穿朝服呢,得抓紧些,可不敢耽误了时辰。” 洗漱这些小事,赵孟启不习惯让别人伺候,都是自己动手,当然,绝对不是因为他殿中没有可爱的小娘子。 其实以前他这里还是有许多漂亮的小宫女的,但自从他醒来,林押班把役使换了一遍后,宫女还有,却都是大妈级别,不是五大三粗,就是貌若无盐。 按理说,宫中使女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放良出宫的,也不知道林老头从哪里挖出这么多超龄妇女。 擦干脸上的水渍,赵孟启走出屏风,看到眼前一大堆人,手上都捧着衣物佩饰,不由一脸懵逼。 穿个衣服而已,用得着这么大阵仗!? 这个,还真用得着,今日是大朝会,从皇帝到百官,都得穿朝服,而不是常朝一样穿公服就行了。 这朝服要体现隆重、威严,地位越高的,越是复杂繁琐,赵孟启这一身,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差不多二十几样。 要是让他自己来穿,可能穿个半年都穿不好。 鉴于上次试选时赵孟启的乱来,赵官家特意吩咐过,不许让他在衣饰上出一丝差错。 白罗中单,朱红色的上衣下裳,黑色的袖端及绲边,蔽膝也是朱红色,白色的方心曲领,绯白罗大带,金涂银革带,金涂银装玉佩,天下乐晕锦绶,青丝,间施三玉环,白袜,黑履。 赵孟启只能像个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费了一刻多钟才一件件穿戴好。 这还没完,还有最重要的帽子呢。 七梁进贤冠,金涂银棱、貂蝉笼巾、犀簪导、银立笔,戴在头上后,赵孟启直呼,“这帽子真重!” “阿郎,这可不算最重了,往后您可还得戴更重的冠呢,得早点习惯。”黄枸笑着劝解。 赵孟启没好气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阿郎真是好才学,小的就是这个意思。”黄枸咧嘴。 进贤冠,按着梁数分为九个等级,皇帝十八梁,太子九梁,亲王皇子以及正一品的大臣是七梁,然后依次按品级降低到二梁。 这就是黄枸为什么说赵孟启以后要戴更重的冠。 另外还有獬豸冠,也叫法冠,是御史、刑部、大理寺这些执法官员特别所戴的。 费时费力的穿戴齐整,赵孟启感觉十分不自在,多了许多束缚,便试着走两步动起来。 这一个月来,他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强壮起来,现在穿了这么一身,倒也撑得起来了。 “阿郎真是仪表堂皇,英姿勃勃…”黄枸欢喜的看着,眼眶中似乎有些湿润。 “不就换了身衣服么,你至于么?”赵孟启约略明白黄枸的情绪,却不喜欢这煽情的模样,“走了,上朝去!” “哎呀,阿郎等等,笏板没拿……”黄枸急忙去追大跨步走出殿外的赵孟启。 坐在四人抬着的步辇中,拿着玉笏拍着大腿,赵孟启略有不耐烦。 这步辇和轿子差不多,但没边没顶,就是两根杠子抬着一个椅子,抬的人很稳,不过却慢悠悠的。 赵孟启本想步行的,黄枸却苦劝,说是不合礼法,所以他只得忍受。 半路遇到赵官家的御驾队伍,便尾随汇合过去。 到了垂拱殿外,时间刚刚好,百官已经站好了班次,只等赵官家驾临了。 临进去前,赵官家看了赵孟启一眼,“倒还有点样子。”又叮嘱道,“到了殿上,给我规矩点……最好把自己当成一块木头,懂么?” 这明显是担心赵孟启像上次一样,在百官面前闹出什么幺蛾子,给他丢脸。 “哦,儿臣知道了。”赵孟启只好装老实。 静鞭九响,“陛下驾临,百官恭迎。” 赵孟启跟在赵官家屁股后面进了大殿,登上玉阶,在御座侧方站立。 等官家就位,群臣山呼万岁,行参拜大礼。 一番礼仪之后,官家抬手,“诸卿平身。”等百官直起了身子,才坐上御座。 赵孟启的待遇还不错,有个小杌子,便也板正规矩的坐了下去。 此时天色未明,殿中只能靠蜡烛照明,这些上等蜡烛可不便宜,一根得要两三百文。 赵孟启就着烛光,往阶下一看,一片红彤彤,几百名官员都是穿着同样的朱红色朝服,乍一看很是晃眼。 从皇帝到最低阶的朝官,朝服的颜色样式都差不多,只是在冠冕佩绶这些细节上,因级别而不同。 大朝会都有既定仪式流程,一整套走下来,大半个时辰就过去了,赵孟启坐在那直打瞌睡。 “咳…”赵官家本就不放心他,时不时关注一下,瞟见他的异状,不由轻咳提醒,还狠狠瞪了他一眼,可惜赵孟启位置稍微靠前,看不到赵官家的眼神,只是老实的把腰背挺直了些。 其实此时南宋的大朝会相对以前来说,已经简化俭省了很多,只执行了朝贺部分,就这样也并不常开,而是和常朝基本一样。 今日,很大程度上,是让赵孟启在朝堂正式露面,加强他的储君地位。 繁琐的百官朝贺礼仪完毕,董宋臣按例问上一句,“有奏否?” 通常在这种礼仪性的大朝会上,是不会奏事的。 不过,今天还是有些例外。 程元凤走出班列,“臣有奏。” 赵官家一看,大概就知道这程蛮子要说什么了。 因为操纵试选案,在百官默契之下,很快就审结了,但作为主审的程元凤已经多次上奏结果,可赵官家一直拖着没有批复。 看来今天躲不过去了,赵官家无奈摇摇头,“奏来。” “陛下,臣奉旨主审试选案,现已水落石出,主犯赵与荠和吴衍皆已供认不讳,按律当斩,其余涉案的大小官吏十七人罪行也一一查明,或斩或流皆罪有应得,详细已列入案卷,请陛下过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不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