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中文网

第三章 石桥故事3

张八岭,其实并不是一个某一座山岭的名字,而是一个地名,代表了一片方圆几公里的区域,属于大别山向江淮东部的延伸部分。既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也是古代滁州和濠州的自然分界线,以南的滁州属于长江水系,以北的濠州属于淮河水系。</p>

现在崇宁他们所在的地方,属于张八岭地区的一个交通要道。</p>

在这个坡顶,两侧茂密的树林中间有一段很平的路段,但不是很长,头尾相接正好可以停三台运输车的距离。再过去就是一座仅能通过一辆车辆的石桥。石桥右侧是一个池塘,左侧是水流潺潺的河道,河底的淤泥里长满各种水草。而且由于公路上坡的路段又直又长,坡度较大,在坡上根本看不到坡顶的情况,坡顶的地幅也很有限,不便于展开兵力。</p>

“这就是《孙子兵法·九地》篇里说的那种‘围地’呀,‘所由入者隘,所由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众者,为围地’,这可是一处绝佳的伏击阵地呀!”</p>

崇宁看到这里的地形,不禁拽起了文言文,毕竟自己的军事学论文选题方向就是“《孙子兵法》的用兵论”,但是书本上那些晦涩难懂的道理,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总是理解不够深刻。以前他以为“围地”只是在一些深沟峡谷才会有,没想到在山顶也会有这么巧妙的用兵之地,不禁感叹起大自然的造化神奇。</p>

“排长,你说啥?”很显然这段佶屈聱牙的古文,让山子云里雾里。</p>

“哦,我是说,这地方就是俗话说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崇宁解释道。</p>

“对对对,上次陈班长就是带着我们在这儿把山地旅的一个车队堵了一个多小时。”看来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进入了山子的认知范畴。接下来,山子就结合现地的地形地物开始了绘声绘色的“案例教学”。</p>

原来,上半年蓝军旅与某山地旅的一次实兵对抗演习中,陈茂东带着小分队就是在这个地方打了红军摩托化梯队一个“措手不及”。</p>

那天也是一个晚上,一轮明月挂在梢头。蓝军提前预判张八岭这条路是红军摩托化梯队战场机动的必经之地,准备在这里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为防止演习提前进入白热化,所以按照演习规则,袭扰分队的规模十分有限。一部分人要去袭扰摩托化梯队,另外还要一拨去迟滞机械化梯队的行动。几处分兵下来,陈茂东这一组就只有不到十个人了。然而就是这是个人让红军吃了大亏。</p>

来到这个地方,陈茂东根据地形又将袭扰小分队分成两组,一组在路的左侧设伏,一组在右侧趁机展开爆破。确定好打法之后,天刚擦黑,他们就悄悄进入了待机阵地。之所以叫待机阵地,就是因为这个地方离公里两侧的伏击阵地,还有差不多30米的距离,既能看清公里上的情况,又不至于被公路上经过的人发现。</p>

半个小时后,就在大家等得有些焦急的时候,坡底传来了柴油发动机特有的轰鸣声,一支小型车队,快速向坡顶驶来。陈茂东判断这是红军梯队的前方警戒分队。警戒分队相当于古代军队的“斥候”。一般都是素质过硬,头脑灵活,胆大心细的人才会被挑进去。主要担负侦察地形,刺探敌情,军队行军时则担任前锋,负责驱离敌方前沿警戒人员,扫清路障等任务。</p>

转眼车队走近了,一共五辆猛士突击车,载着一个加强排的人。陈茂东发现,虽然每台车上人员装备差不多,但是车距分布很有特点,第一台车和第二台车车距稍大,中间几台车车距稍小,便于前方出现突发情况时,既能够及时灵活处置,又不至于被敌人分割围攻。而且行进中,只有第一台车开了大灯,后面几台车是闭灯驾驶。这样就给人错觉,远远看去好像只有一台车开来,而忽视了后面的几台车。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一幕,更加惊险。</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南线战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