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中文网

第57章 臣高俅愿为大宋赴汤蹈57

翌日早朝。 </p>

赵佶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宰辅相公争得面红耳赤,不由苦笑一声。 </p>

冥冥中似乎真有所谓的命运在操纵,大宋自立国开始,有关对外是战是和的争论就从没有停止过。 </p>

立国初期争论对辽国是战是和,中期西夏叛乱,则争论对西夏是战是和。 </p>

哪怕是到了北宋,自已的国都都被金人抢了去,南宋小朝廷依旧在争论对金国是战是和。 </p>

最让人无奈的是,南宋末年,蒙古元人都打到家门口,小皇帝被逼得一退再退,朝廷里依然在争论是战是和。 </p>

鹰派和鸽派,从开国吵到灭国,最终也没能争出个子丑寅卯来。 </p>

看到大殿里乱糟糟的一团,徽宗赵佶实在受不了,直接开口点名道:“师朴,你来说说该怎么办!” </p>

韩忠彦字师朴,担任左相以来看似压下了新旧两党的争端,朝堂上一片祥和。 </p>

但实际上,这只是假象罢了,暗流涌动下,正酝酿着另一场漩涡。 </p>

韩忠彦的父亲韩琦是坚定的主战派,仁宗年间甚至和范仲淹一起上过战场,指挥过大军。 </p>

韩忠彦虽然比不上其父,那么镇定,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p>

因此听到赵佶的询问,韩忠彦手持笏板走出来道:“官家,以臣所见,战或不战都有理!” </p>

“若战,粮草何来?若不战,百姓何辜?” </p>

群臣中,右相曾布听到韩忠彦这话,嘴角不由微微翘起,他转头对身后的兵部侍郎黄泽稍一点头,随后就闭目养神,似乎不想参与到这场争吵里。 </p>

黄泽会意,当即手持笏板出列,目光直勾勾盯着韩忠彦道:“韩相公,你这话说了不等于没说,依我之见,我们大宋不应该开战。西夏小国主李乾顺不过是粗鄙的蛮夷,所求无非是点金银财宝,咱们给他便是了。往年不也是这么做的,但擅起兵戈,且不说要耗费许多民夫,远超岁币的金银,万一败了,只怕那西夏小国主就越发目中无人了。” </p>

这话听起来委实过于离谱,一名朝廷大员,面对外族欺辱,竟然说出要给岁币息事宁人。 </p>

但这在北宋朝,却十分正常。 </p>

宋朝岁币制度,起源于当年宋辽大战,眼看着辽人来势汹汹大有要灭掉宋朝之意,当时的宋真宗本想迁都南下,但在首相寇准的力请下,最终率军亲征。 </p>

并且,当时的宋朝其实并不能算弱,和辽国几场小规模战役都是互有胜负,可谁知道,就是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宋真宗还是答应和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p>

约定每年给辽国上贡三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布,于雄州交割,称之为岁币。 </p>

并且两国互为兄弟之国,年长着为兄,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p>

单从这份盟约来看,宋朝简直就是称臣纳贡了,不可谓不屈辱。 </p>

可让大宋君臣都没有想到的是,辽国物资单一,几乎大部分的生活物资都要从宋朝进口。 </p>

这也导致了大宋对辽国持续了数十年的贸易逆差,几乎可以说辽国的钱都被宋朝赚了过来。 </p>

而后来,宋辽也的确再没有开过战。 </p>

双方休养生息,和平了上百年。 </p>

但是…… </p>

澶渊之盟带来的后果,却是从那以后宋朝的官员百姓,大多数都不想打仗,若有人欺负到头上了,也是想着给对方上贡岁币,以维持和平。 </p>

大殿内。 </p>

韩忠彦眉头微蹙,转头看了一眼黄泽,继续对着龙椅上的赵佶说道:“战或不战都有理,但只要解决粮草问题,我相信诸公也同意出战吧?” </p>

如果能解决粮草问题,而且不损及自已的利益,朝堂那些个大臣自然没有意见。 </p>

毕竟,无论打输还是打赢,收罚的都是那些个武将,他们文臣可是稳如泰山。 </p>

赵佶还以为韩忠彦有了克敌制胜的良策,身子忍不住往前倾了倾,忙追问道:“爱卿可是有了妙计?” </p>

“这个……请恕臣无能,至今也没想出什么良策。” </p>

听到这话,赵佶不由大失所望,感觉自已的脑仁疼的厉害。 </p>

一年前,刚登基那会儿的赵佶,从巨大惊喜中清醒过来后,还曾经抱着文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想要励精图治,开创一番帝王伟业,让后世人称颂。 可随着每日早朝,大小繁杂琐事一股脑的扑向他,朝中大臣又分为两派争吵不休,赵佶是真累了! </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舌尖上的北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