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战马就能组建骑军,而拥有骑军也等于是弥补了逐虏军最大的一块短板! 但是想要操练骑军,绝对不能光靠那一千俘虏,这一千俘虏基本上都是北方人,他们家祖上五六代都是生活在金人和蒙古人统治时期,因此他们对于大宋压根不存在什么归属感。</p>
这样的兵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先以民族大义反反复复的洗脑,要让他们时时刻刻想清楚自己是个汉人,同时还要让他们暂时忘记北方的小家,而是要回归到汉人的大家庭当中,这首先就要诞生出他们民族荣誉感!</p>
这很难,但值得期待,可邓云的目标可不止只让逐虏军的骑军规模维持在一千左右,在邓云看来,骑军最低也得有五千,一万都不嫌多,这样一来,今后出山与蒙古军鏖战,不管是以骑制骑,还是在追击乃至千里转战方面不会被蒙古铁骑死死压制!</p>
那么他就需要足够多能够熟练操控战马,乃至能在马上骑战的骑兵力量,这个人数不能低于三千!</p>
至于其他步卒也要上马操练,不求骑艺有多精湛,但必须要能熟悉战马脾性,能够上马追敌,下马步战!</p>
如此一来,就需要有足够的场地来跑马,战马是要靠四条腿跑起来去冲刺的,骑兵坐在马上缓缓溜达算什么?遛马?</p>
但是山中因为地势问题,根本不可能开辟出一块足够大的跑马场,于是邓云将目光落在了山中湖……</p>
山中湖就是山里面那座无名湖,被邓云随意起了这么个破名字……</p>
邓云看中山中湖的地方就在于山中湖虽然只有几十亩大,但绕湖一周足够长!</p>
那么沿着湖畔平整出一条大道,足够成为跑马地,也算是解决了石新这个新任骑兵统领的燃眉之急。</p>
另外就是校场,山中的校场就是一整座山谷,山谷的四周是战勇的营房以及军法区,这座山谷的面积不算小,但是最多也只能同时容纳七八千人同时操练而不显拥挤。</p>
然而现在逐虏军虽然还没有正儿八经扩充,但兵源极其充沛,之所以没有立即扩军,是因为入山的人太多,如今已然两万出头,而且山下还有人慕名来投……</p>
这些入了山的精壮现在全都是劳工,他们入山平地,围湖造路,修建作坊和房舍,开辟菜田,什么最杂最累最苦就干什么!</p>
干了这些以后还要接受思想教育,用的就是逐虏军洗脑那一套,如今这些忙的差不多了,那么扩军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p>
山中兵源来历驳杂,有池州城的两百乡兵,有上千池州城内自愿投军的百姓,还有六七千的灾民当中的精壮,还有各地征收粮食时候招募的汉子,最后骑兵千人和押运队的七八百人,这押运队的兵基本上都是李恒从各州军抽调的乡兵。</p>
如此一来,邓云能够一次性新募战兵超过万人!</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宋末之席卷天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