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玉的意外飞升,让周彻很是惊喜。 通过李伯玉这条线,周彻竟意外的攀上了英国公这条腿。 英国公祖上是靠军功起家的,当初北朝南迁时,是老英国公一力护送着仁宗皇帝南渡,又帮着镇服了当时南方本地的大小世家和那些叛乱的宗室,助其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当初老英国公的小儿子负责断后,还死在了北地,连尸骨都没找回来。 仁宗皇帝感念英国公一家的忠勇,直接封了他们一品公爵,世袭罔替。 这么多年下来,英国公一家在朝堂上始终屹立不倒,一方面是皇室的优待(总有马家女进宫为后为妃),另一方面也是马家的子弟代代都去前线驻守厮杀,牢牢把持着北部的军事指挥权。 若说大景满朝谁能在北边和英国公一家叫板,那便是何言昌的父亲何大将军家了。 但何大将军和英国公家可不一样,英国公一家都是天子近臣,他们从不参与夺嫡,谁是皇帝他们家便效忠谁,因此是皇家最依仗也最信赖的武将。 何大将军则是从底层小兵干起的,说白了,没啥底蕴,全靠军功。 这也是朝廷对待二人态度有异的原因,同样驻守北部边塞,一个是南大营一个是北大营,英国公家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何大将军的待遇便差多了。 何家军有时候连军饷发不下去,还要靠何将军自己垫付,这也是为啥他将自家小儿子派去从商的原因。 小叔公之前在北方管理榷场时就试图接近英国公家,奈何马家只忠于皇帝,尤其看不上他们这些宗室,总觉得宗室就没几个真正老实的,从来没给过他好脸色。 小叔公尝试了几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只能败退。 这次李伯玉踩了狗屎运意外攀上了英国公马家,小叔公觉得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小叔公周琛苦谋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个时机,岂能轻易放过,在京城马上钻营起来,携着厚礼去了京城的英国公府,以感谢马景松对李伯玉的提携为由,拜见了现英国公他老人家的母亲马老夫人。 这厚礼不是别个,是京城最近十分火爆的大块琉璃,以及小叔公自家琉璃大棚里种出来的各种小菜。 外面这么冷的天,突然看到这水灵灵的小菜,马老夫人十分惊喜,当即便让下人洗了几根黄瓜拿着啃了起来。 马老夫人在京城的地位颇高,做事任性的很,喜欢谁不喜欢谁都是直接表达出来。 明知道周琛这老小子没安好心,只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还是出面接待了他。 小叔公周琛深知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这次过来纯粹是混个脸熟,不谈政治时事,只嫌聊八卦,妙语连珠之下哄得马老太太开怀大笑。 等小叔公走时,马老夫人不仅让贴身嬷嬷亲自去送,还邀请他有空下次再来玩。 小叔公忙不迭的答应过几天一定过来,嘴角弯起的弧度像是挂在脸上,灿烂又僵硬。 现在他深悔自己当初没成亲,现在这种讨好老太太的活计还得亲自上阵,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好在周彻还算争气,成亲不过一年多就两个儿子了,他们密水县侯这一支总算有了后,他也更有干劲了。 小叔公不愧是经商奇才,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不经商了,在京城当个小官照样混得风生水起。 自第一次的良好开端后,小叔公没事便往马家跑,有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送到英国公府与马老夫人分享,投其所好,惹得老太太对他印象很好,几次给儿子的信里都提到了小叔公周琛,说这小子十分识时务,可以适当提携云云。 英国公年过五旬了还在北边镇守,一年中难得回去几次,自家老母年事已高,想多多孝顺都没有机会。 几个成年的儿子现在都跟随自己在北方戍守,留在京城的除了两个管理庶务的庶弟就是几个年幼的孙子。 两个庶弟和母亲一直和母亲有隔阂,孝顺但不贴心,几个年幼的孩子毕竟懵懂,不像大人那般能和老太太聊到一起去。女眷们又尝尝因为一些琐事争风吃醋。 老太太看似富贵,实则寂寞的很。 尤其是最近几年,之前相熟的几个老姐妹陆续去世,能说话的就更少了。 这周琛虽然动机不纯善于钻营,但能博得老太太开心,让老太太多一丝笑颜,也是下了功夫用了真心的。 就冲这一点,英国公也愿意卖他个人情。 只要不涉及到原则问题,给他们点甜头又如何。 于是乎,英国公做主,将北边和胡人贸易的官方榷场的主要负责人换成了周琛的人,算是将南北商路再一次交到了周琛手里。 这人就是之前小叔公介绍给赵小山那个副手,现在成了北方榷场的主官,对周彻对赵小山来说都是极大的好事。 一切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入冬以来,闽南的局势有所缓和。 折腾了一年,不论是邢大可还是大景都有些累了,双方不约而同的暂时熄火,暗中筹备力量,为下一次进攻决战做准备。 元康帝经过近一年的无能狂怒后理智似乎终于慢慢回笼,最近不仅不摔桌子砸杯砍大臣头了,上朝之时神色缓和了些许,有时还会对臣子们表扬几句。 所有朝臣见鬼之余狠狠松了一口气,皇帝不可能自己变好,定是有人劝住了他。 不知是哪位天使姐姐听到了他们的祈祷,显灵了,终于让皇帝能听进去人话了。 要知道,这一年来,老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也苦的很啊。 元康帝性子阴晴不定的,一生气就喜欢杀人,宫里的太监宫女死的简直不要太多,就连朝臣都有好几个被诛了三族。 这暴虐程度堪比商纣王。 朝臣们敢怒不敢言,有些胆子小的宁可降职也要外放,以保住小命。 甚至有的大臣每天早晨上朝前都要交代一下后事,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嗝屁了,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这种战战兢兢的日子他们是真过够了。 谁知道入冬以来南边那边平稳了,元康帝的情绪也跟着稳定了下来,大臣们不知所以,急忙托人打听。 别说,还真让众人猜着了,陛下能有此变化还真是身边“有人”了。 近来陛下突然宠幸了身边一个小宫女,甚至为她破了规矩,不仅给了名分,还连升高位,一跃成了三品的婕妤,让后宫众女纷纷惊掉了下巴。 这一年后宫的女人日子也苦,他们和前朝的大臣们不同,每日只能圈在这四四方方的小地方,有些还没受过什么正经教育,对前朝战事不甚敏感,若伺候的时候不甚说错一两句,轻则罚入冷宫,重则直接杖毙。 元康帝重色,后宫原有佳丽近百人,经过这一年的消减,现在连三十人都不到了。 就连皇后娘娘都被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申饬过,别说那些普通宫妃了。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宫女,众女心中担忧之余又隐隐松了口气。 别管以后受不受宠了,只要小命还在就行。 因此,这个突然晋位的宁婕妤在请早安时不仅没有迎来众女的排挤嘲讽构陷下毒暗害,包括皇后在内的所有女人都对她抛出了橄榄枝,发出了善意。 后宫的变化自然逃不过前朝男人们的耳朵,既然此女能安抚住暴躁的皇帝,必有其过人之处,有女儿在宫中为妃的人家纷纷劝说自家女儿,定要交好此女,不要交恶。 他们则在宫外打听一下宁婕妤的身份背景,好利用一二。 结果众人忙了半天,发现这女人竟没有亲人在世,唯一的弟弟也在去年死了,是个孤女。 这就不好办了,这样的人没有弱点,看来还是要从她本人下手…… 赵小山翻看着京城那边传过来的消息,撇了撇嘴,觉得这些人是真贱。 原来小命朝不保夕的时候只希望活着就行,现在危险解除了老毛病又都犯了,不去思考如何让大景朝躲过危机,竟整那些没用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