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目前尚在与方首辅商讨中,有些地方争议不小!”王永光小心地回道。</p>
“主要争议之处在哪里?”朱由校好奇地问道,他知道此事肯定不好推行,有争议是必然的。</p>
“回陛下,争议之处主要有三,一是吏员升迁数占官员总数比重,二是吏员的考核与遴选标准,三是吏员的来源与录用!”王永光高声答道。</p>
“展开说说!”朱由校问道</p>
“是,陛下,吏员升迁官员比重总体在半成与一成之间无法定论,而吏员的考核与遴选标准,是在沿用考成法的内容还是另外再制定一套新的标准之间尚未达成一致,至于未来吏员的来源,到底是沿用之前的世袭与举荐制还是同科考一样,另外设置新的吏员选才标准!”王永光回完,恢复了对皇帝的微微躬身而立。</p>
朱由校沉吟片刻后说道:“既然吏员纳入了朝廷的官员编制,以后禁止世袭与私下举荐,吏员来源主要来自生员、举人、国子监监生、皇家学院及其它朝廷承认的学院或大学,现在朝廷在整顿天下私学,待整顿完成后,将由朝廷主导成立学院或大学。</p>
至于吏员升官员的比重,半成太低了,朕以为至少一成,上限两成,同时,吏员升官员,除了担任典史、巡检、主簿、县丞等县衙辅官外,亦可担任知县、知州,最高可达知府。</p>
既然吏员都将由朝廷发放俸禄,以后在现有考成法基础上补足吏员考核内容即可,总体内容亦是办事效率与取得的政绩!”</p>
“是,陛下,臣遵旨,只是若将吏员纳入吏部考核的话,吏部的官员数量将远远不够,臣请陛下给吏部增加官员的数量,尤其是文选司与考功司的官员数量!”王永光见皇帝决定了吏员的考成处理办法,便主动要求皇帝给吏部增加官员数量。</p>
朱由校盯着王永光回道:“既然你让朕提升吏部官员数量,那吏员升官员的变革,吏部也要做好这个头,另外,文选司与考功司现在有多少官员?”</p>
王永光回道:“是,陛下,文选司与考功司目前除了郎中与员外郎各一人外,还各有两名主事,以及几名协助处理政务的吏员,其它两司皆只有一名主事!”</p>
官员数量这么少,没想到一个吏部总共才十三名实职官员,这老朱同志也是真够抠的:“既然吏部增加了吏员的考核与选拔,那就给文选司与考功司各增加两名主事吧,希望新增的四名主事能协助王尚书处理好吏员变革之事!”</p>
王永光以为只能各新添一名主事,没想到却是两名,于是内心略显激动地高声答道:“是,陛下,臣定不辱使命!”</p>
没过多久,方从哲等人一同来到了东暖阁,待众人行完礼后,朱由校先让王永光向后来的人解释下刚才达成的几个决议,一个是盐政司与盐运司变革之事,一个是吏员升迁为官员时的争议点。</p>
在王永光向几人介绍完这些后,朱由校将王永光送来的《官员致仕与荣养疏》,让刘时敏交给徐光启等人传阅。</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