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木雕盛行。</p>
诞生出了一大批木雕名家,其中以朱小松、濮仲谦、江春波、孔谋和王叔远最为著名。</p>
朱小松擅巧雕,紫檀香木;濮仲谦善紫檀、乌木器件;江春波善根雕;孔谋善以树干天然疤痕为材料进行雕刻;江春波擅根雕。</p>
五人当中,以朱小松最具代表性,这是因为朱家一门,三代都是当时杰出的木雕大家。朱小松与其父朱松邻、其子朱三松三人,被并称为“嘉定三朱”和“朱三松”。</p>
其木雕作品层次分明,中心凸出,雕工精湛生动,刀法、运线和构成独具一格,备受当代和后世推崇,至今还对木雕行业,有着甚远影响。</p>
其所雕刻的兰亭雅集图竹香筒,更是有着天下第一香筒之美誉。</p>
“秦哥,这尊佛像,能值得个多少钱?”</p>
铁牛哪里知道什么是小叶紫檀,更不知道什么朱小松,只能是关心的问起了价格。</p>
“至少这个数。”</p>
秦羽缓缓的伸出三根手指。</p>
记得很清楚,前世的时候,像这种小叶紫檀材质的释迦摩尼佛像,起步价至少在一百万以上。</p>
虽然现在的八零年代,佛像收藏远没有达到后世那种程度,可即便如此,哪怕是抵消了物价飞涨的因素,这尊佛像的价值,也应该是在三千块以上。</p>
“三十,只是这么一尊佛像,就能赚五块钱?”铁牛眼中,一件东西能够赚五块,就已经是很多了。</p>
这一番话,直接把秦羽逗乐</p>
了:“能不能往多了想?”</p>
铁牛先是一愣,随即惊呼出声:“秦哥,总该不会是三百?”</p>
“这就是你想象力的极限,就不能把价格想得更高?”</p>
铁牛懵了:“秦哥,都三百了还不够高,我实在是不敢再猜。你倒是说说,到底值得多少钱?”</p>
“三千!”</p>
秦羽这个价报出后,铁牛顿时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p>
三千块钱是什么概念,一个金陵城国营棉纺厂的正式职工,一个月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可就是刚刚那么一会的功夫,仅仅只是收的一尊佛像,就赚到手。</p>
“秦哥,这东西,真的就那么值钱吗?”不是铁牛不相信,实在是太过惊骇。</p>
“当然,这可是古董。”秦羽笑着道。</p>
“秦哥,什么古董我不懂,但你说值三千,那就肯定没错。”这年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脑子中,都没有古董的概念,更别说是老实巴交的铁牛。</p>
“信你秦哥就对了,还是那句话,最多一个月,往你们家说媒的媒人,能办门槛都给踏破。”捡漏古董很赚钱没错,但这年头收破烂同样是个暴利的行当,后世有不少的大老板,都是靠着这个时期收破烂,积累下的原始资本。</p>
“嘿嘿!”听到娶媳妇的事情,铁牛傻呵呵的乐呵着,笑得合不拢嘴。</p>
“刚才我说的那些话,不能告诉任何人,知道吗?”秦羽接着叮嘱道。</p>
打着收破烂的招牌,再收一些老旧的物件,以此来捡漏</p>
古董的事情,绝对不能透露出去。不然事情传开,再想捡漏,就没这么轻松了。</p>
“秦哥我懂,要是人人都知道,咱们收的这些物件,是你说的啥子古董,以后咱们还怎么继续收。”铁牛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p>
秦羽满意的点了点头:“我还有事,就先回去了,这边就交给你负责。那些来卖老旧东西的,你就约在三天以后,统一的时间过来。”</p>
铁牛拍着胸脯保证道:“好的秦哥,你只管忙,保证把废品站给看得好好的。”</p>
“这个我肯定放心,不然也不可能把废品站交给你看管。”</p>
离开废品站,秦羽直接前往左所大街。</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从地摊捡漏到收藏专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