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时棡,原名润祥,字献忱,后易名时棡,字叔孺,晚号二弩老人。鄞县人,擅长书法四体,尤擅画马及花鸟。</p>
篆刻以赵之谦为师,所做印章精谨超逸,工细典雅,清末民初之际,更是与吴昌硕并称一时,有“瑜亮”之誉。</p>
二十世纪年代末,印坛称赵时棡、吴昌硕、王褆为鼎足三立者。在之后,能够与三人匹敌者,唯有湘潭齐白石,堪称一代宗师。</p>
“小伙子,你是说……”</p>
“这方印章是赵时棡仿制的?”老者原本蹒跚的脚步,戛然而止,整个人变得无比激动。</p>
“没错。”秦羽肯定的点了点头。</p>
此话一出。</p>
谭馆长和王兴这两个,亲眼见识过秦羽实力的,谁都没吭声,脸上浮现出了浓浓期待。</p>
但是店内另外几位老者,立马就不乐意的怒斥了起来。</p>
“笑话!”</p>
“连老谭都说是高仿,你居然敢说是赵时棡仿制的。”</p>
“年轻人,你可知道赵时棡印章的价值?”</p>
“比不了乾隆皇帝的印玺,但却也价值不菲!”</p>
秦羽目光直视过去:“我说是赵时棡仿制的,自然有我的理由。”</p>
“好,那你倒是说道说道?要是拿不出信服的理由,别怪我们几个今天以长欺幼,也要让你向老谭道歉!”几名老者,大声冷呵道。</p>
“赵时棡篆刻,早年取法浙派,后精研赵之谦、邓石如直追秦汉,对周秦小玺及宋元圆朱文亦有独到功力。”</p>
“所刻朱文印,多采用展势,笔画</p>
放开,疏密相间,篆法转遒劲,隽永流畅,用刀精细,富有金石味。特别是其所刻古玺印,更是上乘,其印风精谨超逸,渊雅高古,秀挺绰约。”</p>
“实际应用当中,赵时棡存在有仿汉铸印、汉凿印。从这方印戳上来看,其雕刻风格,与赵时棡完全吻合。”</p>
“以赵时棡的篆刻造诣,旁人根本无法仿制,所以鉴定一方印章是否为赵时棡所篆刻,只需要遵从一个原则,风格契合便为真。”</p>
秦之前,无论官私印,皆称“玺”,始皇帝统一六国之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能称“印”。</p>
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玺”,到了周武则天的时候,觉得玺死同音,便改称宝。武则天死后,直至清朝玺宝并用,但以玺居多。</p>
“你说的这点,我们也承认。”</p>
“但是……”</p>
“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p>
“在咱们九州古代,没有人敢仿制皇帝印玺!”</p>
几位老者大声反驳道。</p>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p>
“清末时期当然不敢,但到了民国时期呢?不要忘记了,赵时棡可是一直活到了一九四五年。”</p>
“生活与清末民初的赵时棡,一直都渴望篆刻一方印玺,但直到清朝灭亡之后,才有了机会。”</p>
秦羽针锋相对的回应道。</p>
“说得煞有其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就是赵时棡!”</p>
这一次,几位老者再次响起的斥责声落下,谭馆长却赞许的竖起了大拇指。</p>
“小友,厉害,老</p>
朽佩服!”</p>
“说得没错,这印章,确实是赵时棡篆刻的没错,是老夫大意了!”</p>
“能够看出这方印章的问题,小友在古董文物上的造诣,真得是让我这个老头子,越来越大开眼界了!”</p>
谭馆长刚刚,满脑子的思绪都放在了,是否为乾隆皇帝印玺的事情上,并未向其它方面去想。</p>
听闻秦羽那一番话后,认真一看,果然就发现了问题。</p>
秦羽听了这番话,心中对于谭馆长的钦佩,再次水涨船高到了一个新高度。</p>
果然不愧能够做到金陵城博物馆馆长,这份担当就足以令无数人汗颜。</p>
其实前世的时候,秦羽对于谭馆长就有着极高的评价,不仅是因为和自己的渊源,更因为谭馆长为整个九州考古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从地摊捡漏到收藏专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