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也就剃头挑子一头热罢了。 恭州这里的铺子虽说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到底需要个主心骨在这里支着。 更何况,她回去能做什么呢? 她也不过是悬崖边上的小砂石,萧逸宸抓住她,只会同归于尽。 所以。 等罢。 就像祖母说的那样。 他多精刮的一人儿啊?能让自己置于险地? 何况,他还要回来见她呢。 这么一想,沈南宝又全心全意投入到经营中,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某日的清晨,揣着萧逸宸书信的驿差终于敲响了府上的门。 沈南宝听到时,还在床上,愣了许久,才道:“信呢?”。 风月从怀里抻出热腾腾的信,“小的晓得是公爷的信,就马不停蹄给夫人您送过来了!” 沈南宝颤着手接过来。 盼了太久的东西,一顷儿捏在手心倒有了些不真切的感受。 风月见状,将鞋拣到脚蹬子。 沈南宝趿上,拢过罩衣,临着窗把信展开。 太阳光黄黄的落进来,晒在每一个字上,温暖而迟慢。 见沈南宝脸上带起如释重负的笑,风月这才松下心,给沈南宝倒了杯茶,递到她手上。 茶有些热,沈南宝喝了一口,沉重地直往腔子里流,一颗心便在热茶里扑通扑通的跳。 “夫人这下可心安了?” 沈南宝对上风月戏谑的眸,嗔着点了点头,转手把信放在桌上。 信是展开的,能很轻易地就能看见其中的字,风月不经意瞟了一眼,有些错愕,“公爷还要待那么久呐?” 沈南宝叹了口气,“待久点就待久点罢,他刚走时,我想着他十天半个月就得回来,不然没他好果子吃,可是呢,后来他去了京一直没有音信,我忐忐忑忑熬了这么久,也想通了,只要没事就成,什么时候回来,回来得迟些又何妨呢?” 风月忍不住嘀咕,“可坊间那些传言越传越凶,再这么下去……” 两人离得近,沈南宝自然听到了,她压下眼中的深意,“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要怎么翻,我们也无可奈何,咱们顾好自己就成。” 说到做到,自打收到了萧逸宸的书信,沈南宝悬着的一颗心落到了实处,就紧顾着店铺里的事了 那些个伙计瞧自个儿东家这般连轴转,也不好闲着,只能有事做事,没事找事。 生意因而越做越红火,外面的谣言也越传越凶,后来不知怎么的掺上了陈方彦……就像飘忽不定的浮尘挨了水,霎时有了沾染人的重量。 沈南宝能很明显的感觉到来铺子的顾客醉翁之意不在酒。 风月为此特意去查了一番。 不查不知道,一查简直想笑。 原来是先前那几个在府里嚼舌根的下人搞的鬼名堂。 她私下里把这事同绿葵说了,越说越气,到后头简直咬牙切齿。 “早晓得当时就不止打她们这几耳巴了!该得把她们舌头攫了打发给那些涩儿才是!” 绿葵大叹道:“也是我考虑不周到,没想到她们竟这般怀恨在心,不过如今谣言四起,就算堵住她们的嘴也没用了。” 风月噎了一下,“总是有办法。” 绿葵赶忙拉住她:“你是要去找夫人?” 风月顿了一顿,看向她。 绿葵叹了一气,“夫人那么聪明,要有办法早想到了,何至于擎等着这些谣言传得满城风月。” 风月有些绝望,“所以是没办法了?” 绿葵摇头,“倒不至于,那江府尹晓得夫人的身份,让他配合夫人来个杀鸡儆猴也不是不可以。” “那为什么……” 电光火石间,风月似乎想到了什么,她愕着两双眼定定看住绿葵,“是夫人不想?” 绿葵点了点头,迟迟道:“夫人说等。” 风月不明白。 等?等什么?等公爷回来? 不等她想明白,陈芳过身的消息先传了过来。 沈南宝有些怔忪,“什么时候的事?” 绿葵道:“今个儿午时,她跟伺候她的彭婶说她想吃粥,就转头去一趟灶房回来人就没了。” 风月有些惘惘的,“糟心的那些事和人都没了,日子合该越过越好来着……” 虽说早晓得是痨瘵,但人嘛,就是这样,事情没临到跟头,总抱有一丝希望。 指不定,哪一天,突然就好了呢! 绿葵叹了声,“有些时候有些人就凭一口气,气散了,人也没了。” 她转过头,看向沈南宝,“夫人,彭婶问这身后事该怎么弄。” 众人目光看过来。 惶惶的,就像那日沈南宝登门去看陈芳的一线天光。 横冲直撞,照亮了陈芳身后迎枕上的如意喜纹,也照亮了那陷在那团如意喜纹里瘦得像刀削尖了的脸,一种十分强烈的对比。 然而她本人似乎一点都没察觉到,只一直笑着,翻来覆去地说好一些感激涕零的话。 大抵是觉得说多了,又转口道歉,说自己从前很是混账,她却还愿意这般帮自己,甚至还愿意收留非亲非故的念儿…… 沈南宝目光从眩晕的日幕里拢回来,叹了口气,“到底相识一场,又是念儿的伯母……就按这边的礼俗厚葬罢。” 说是厚葬,但恭州这等小地界又能隆重到哪儿去? 置办一副贵点的吉祥板,请上复者,再邀上沾亲带故的人来灵前嚎上一嗓子,也算是体体面面,风风光光了。 走的人尽妥帖了,活着的人还得处处考虑。 譬如刘家那个瘫在床上的大郞,非亲非故的,从前陈芳还在,帮衬帮衬也无妨,现在陈芳没了,再帮衬只怕那些个碎嘴子。 绿葵说了她的打算:“城西有个官府开设的福田院,专是收留那些鳏寡孤独或衣食无着的饥民,夫人不若将那刘家大郞置到那儿去?” 不过有一点。 那福田院只寒冬收人,来年开春又会将人都放了。 怕沈南宝顾虑着这,又道:“咱们再出点血,往官府那儿补贴些,也不怕那边官府放人。” 沈南宝不置可否,坐在圈椅里,手指一搭一搭地敲击着扶手,清脆可闻。 半晌,她才开口道:“这事且得好生谈,你叫人备上车马,我去找江府尹。” 绿葵一怔,不明白区区刘家大郞的事,何苦值当夫人亲自跑这么一趟的? 不过夫人向来有她的主见,自己多嘴反倒显得多余,遂立时领了吩咐下去准备了。 晓得沈南宝要来,江府尹早早的就等在了府门外,见到那辆熟悉的马车拐出把角儿,忙忙拈起裙衽迎了上去。 “夫人有事叫家下人捎信儿过来就是,何至于这么折腾的走一遭子。” 沈南宝看了眼他身后泱泱的家眷,笑了笑,“下次记得了,也省得叫江大人费这么些周章。” 江府尹讪讪的。 一旁的江夫人倒迎了上来,脸盘子上端着和煦无缺的笑容,“是妾身听闻那东巷临街口出了个米铺西施,心底好奇得紧,所以拗着大人要一起出来见识见识。” 说着,大大方方地接过沈南宝的手握在掌心,“真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萧夫人果然漂亮得紧哩。” 沈南宝虚应着她,“都是坊间人打胡乱说罢了,江夫人您莫要开我玩笑。” 江夫人神情划过一道奇异的光亮,“妾身所言句句属实,萧夫人您可不要谦虚。” 两人你奉承一句,我推诿一句,就这么来到了大厅。 江夫人借着准备酥酪糕点的由头退了下去。 厅里一霎就剩下了江府尹与沈南宝。 沈南宝见状直接开天窗说亮话,“我过来也不是为别的事,就是为那福田院的事。” 江府尹没言声儿,一副静待后文的意思。 沈南宝便接着道:“我来时打听了些,福田院每年能收纳的鳏寡孤独至多有百余人,再有也不成了,但我近来瞧这天景,只怕今年这凛冬极为严寒,到时候路上饿殍不胜可数,正好我米铺在衙门存放得有富余的粮米,反正放着也是放着,不若将这些米用在这上头,这样既解了民生,也缓了官府手头上的紧,一举两得。” 说完,转过手,捧起一旁的桂花熟水慢慢喝了起来,等着江府尹那壁的回话。 江府尹呢,听了后猛的一愣。 倒不是说不愿。 只是纳罕沈南宝怎晓得今年会是个严冬? 纳罕归纳罕,这等子上门的好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沈南宝便顺水推舟让江府尹着人去刘家将那刘家大郞也收进福田院去。 跑一趟的事罢了,江府尹立时拍了衙差去办。 沈南宝见目的已经达成,同江府尹客套了几句,就说米铺还有事要忙,打道回府了。 江府尹将人送到门口,转身回了大厅。 方才下去的江夫人这时正指派着下人收拾残局,见到江府尹来,立时迎了上去问了沈南宝今日到这儿的来意。 江府尹一壁儿说,一壁儿坐上官帽椅纳罕,“其实她要塞刘家大郞进福田院也就是一嘴的事儿,何必折腾这些?还白白贴进来好多粮食。” 江夫人眼珠滴溜溜一转,道:“你以为她是要塞个人进来?她是要拿这些粮食来搏名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旧春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