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次是两人一起行动,杨庆不可能拿出自己后世的led灯,只能用老式手电筒充数,至于手电筒包黑布,那就是经验之谈。</p>
毕竟是搞投机倒把,这种见不得光的事,不能大张旗鼓,这样操作以后,只要离手电筒十米远,旁边的人就绝对发现不了手电筒的灯光。</p>
“记得带上蒙面的口罩!”</p>
杨庆蒙好自己的脸,只留下眼睛露在外面,而且又给李多福递了一块黑布。</p>
“卧槽!杨老三,你老实交代,你搞过几次投机倒把了,这可不是第一次搞投机倒把的样子!”</p>
看着自己手里只漏出微光的手电筒和蒙面的黑布,李多福大呼卧槽!</p>
“走就行了,问那么多干嘛!”</p>
“准备搞投机倒把,不做点准备怎么可以?”</p>
杨庆一马当先,挑起了肩膀上的担子,重量不多,两幅担子各一百斤而已。</p>
第一次卖鱼,杨庆没敢装很多,两人一起估计就装了两百斤左右。</p>
“卧槽!这么多鱼?”</p>
“知道你杨老三搞鱼厉害,没想到你这么厉害!”</p>
“嬲他娘!,杨老三你咋把锅也带上了?还有炭、油和调料,难不成你是打算卖不掉鱼自己吃一顿?但是你干嘛拿炭,山上不到处是树枝?随便捡点就能烧火了啊!”</p>
照见担子上的东西,李多福又是一阵大呼小叫。</p>
“闭嘴,那些东西我自有妙用,你担过去就是!”</p>
“再废话不带你去了!”</p>
杨庆眉头一皱,看着李多福这幅样子,语气有些无奈。</p>
但李多福还算听劝,杨庆说完以后他便不再多说什么,而是默默担起担子,把柴刀和木刀鞘系在腰间,跟着杨庆走上了去县城的山路。</p>
夜里走山路,肯定要准备一个防身的家伙。</p>
山路有三十多里,但这一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要小心看着路不说,听着晚上各种野生动物的嚎叫就不禁让人胆战心惊。</p>
要是胆子小的,绝对不敢走这种山路,而是会走镇里直接去县里的大道,那被抓的几率绝对会大大增加。</p>
要想安全的抵达县城,走这种山路才是最稳妥的选择。</p>
而且杨庆不知咋地,一路上还特意捡了一些引火的杉木刺。</p>
“布谷!”</p>
“布谷!”</p>
“布谷!”</p>
三声不太像的鸟叫,让杨庆一颗心放进了肚子。</p>
关口果然没人守,投机倒把大有可为。</p>
任何山路和大路要想进入县城,必须要经历几个关口,公社民兵特别喜欢在这种地方埋伏。</p>
这些信息是杨庆花了两块钱从一个投机倒把的女惯犯口里得到的,里面有公社民兵常见的设伏地点,走哪几条路更安全,怎么探路等等,这两块真的不亏。</p>
至于那女惯犯为什么不怕被抓,那就有说头了。</p>
毕竟别人一个寡妇,带着四五个孩子,丈夫死的早,工分又挣不到。</p>
只能干投机倒把的勾当才能勉强养活一家人,而且别人本钱也不多,一次就搞个块儿八毛的东西,从村里搞点农副产品去县里卖,只是为了挣口活命饭吃。</p>
反正公社领导看着她就头疼,但是也无可奈何,1981年可是人治大于法治的年代。</p>
每次公社抓投机倒把,次次都有那个女惯犯,但每次只要她被抓到公社反省室,那她那一大群孩子就会找上门。</p>
最大的十来岁孩子拉着两三岁的娃娃,吃喝拉撒都全在公社里,饿的哇哇大叫,甚至直接在大厅里屙上一泡,公社领导都没有办法,只能抓了以后立马又放了。</p>
但是一放,那大姐又会去投机倒把,最后逼的领导看见她一挑担子就派人去拦。</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八零乡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