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中文网

第十一章 御前陈情11

李亨给吓了一跳,他只是请求皇帝给王忠嗣追封,给王家三分庇护,“翻案”则是过于严苛了,忙道:“陛下,儿臣绝无此意。义兄尸骨未寒,为我大唐立下汗马功劳,近世未有,是能堪比太宗皇帝的凌烟阁功臣。如今人已撒手人寰,理当追封。”</p>

李隆基憋了一肚火,这时候本该是跟贵妃叙旧赏曲的,给这冒失鬼一通求见,又得解决这烦人的政事。</p>

他淡淡道:“凌烟阁功臣?只不知是朕的凌烟阁,还是你的凌烟阁?”</p>

这话一语双关,当年王忠嗣受贬的最大一罪,莫过于外界谣传“欲奉太子”。</p>

李隆基正是担忧谣言是实,而剥去王忠嗣的四镇兵权,并贬到随州当太守。</p>

李亨把王忠嗣比作凌烟阁功臣,李隆基心中甚气,反问是谁的凌烟阁功臣。</p>

“自然是陛下的凌烟阁功臣。”</p>

李亨连忙跪在地上。</p>

李隆基冷哼一声:“凌烟阁功臣又如何?亦是有功有过,位列凌烟阁功臣之一的侯君集,不就犯了谋反罪被太宗皇帝处死?”</p>

这一下又是高手间的过招,李隆基先提问谁的凌烟阁功臣,又提及凌烟阁功臣中,在贞观十七年参与陪同李承乾谋反的侯君集。</p>

李亨只听得心乱如麻,额上渗出汗来,跪伏在地的同时不经意的擦汗,忙道:“陛下明鉴,王忠嗣非侯君集。侯君集是证据确凿,王忠嗣则是受了小人的弹劾,绝非不忠不孝。”</p>

李隆基冷冷道:“王忠嗣既然没错,那就是朕错了?”</p>

“这……这,陛下自也无错。”</p>

李亨几乎要被吓得腿软了,眼前的这个老父亲可是在武周朝的血雨腥风活下来的皇孙,决不是糊涂愚蠢的人,当即道:“王忠嗣受谤而贬,非是陛下不明,而是朝中有奸佞。”</p>

“谁是奸佞小人,你倒是说一说。”</p>

李隆基语气愈加平淡,杀气总是若有若无。在杨贵妃这一前儿媳、现嫔妃面前,他是深情帝王,温风细雨,在自家儿子面前则又恢复了冷血无情的真面目。</p>

李亨哪敢开口说是李林甫,只得道:“儿臣不知,但儿臣想来,王忠嗣是被冤枉的,历经三司会审,毕竟也没查到谋反的证据。儿臣与义兄之间,更是清白无暇,只有昔日的东宫情谊,而无以下犯上的罪过啊。”</p>

李隆基又是哼了一声,每一字一句都深入了他的心里:“说了半天,你还是想说,是朕错了,让朕为王忠嗣平反翻案,对么?”</p>

“陛下无错,错的是流言蜚语,子虚乌有的谣言。”</p>

李亨说到动情处,眼泪已落了下来,颤声道:“儿臣与义兄之心,日月可鉴,绝无二志。如今王忠嗣已死,望陛下看在王家两代人为大唐马革裹尸的功绩上,为王家留一骨血存世。再者,亦不能寒了将士的心啊。”</p>

“什么意思?阿训不是有一儿子,在长安么?”</p>

李隆基听得一愣,说起王忠嗣称起了旧名。</p>

王海宾战死沙场时,王忠嗣年纪九岁,以忠烈遗孤的身份被李隆基养于宫中,那时的他旧名王训,是李隆基赐名为“忠嗣”。</p>

这一声“阿训”,竟不知觉让李隆基有恍如隔世之感,好似梦回三十五年前,年仅九岁的王忠嗣被宫人送进大明宫,入朝报功的将士眼含热泪祈求圣恩……</p>

李亨松了口气,原来陛下还不知道王震的遭遇,连忙道:“陛下原来不知,前几日宣仁坊发生歹人行凶案,就在天子脚下的皇城,义兄的唯一骨血遭人袭击,险些命丧当场。”</p>

李隆基眉头一皱,道:“竟有此事?人可救下了?”</p>

李亨苦笑道:“义兄的儿子,此刻正在京兆府的地牢。”</p>

“谁抓的?”</p>

李隆基又问一句,随即冷笑数声。</p>

“儿臣……儿臣不知道,是萧府尹带人抓的。”</p>

他本想说是李林甫抓的,但思来想去还是装傻,只说萧炅。</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执剑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