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中文网

第二十四章 伏生护《书》24

“不知不觉就被震撼到” “晚辈前来学书”</p>

“导演编剧厉害,居然把我的眼泪骗下来”</p>

“以命护书,这是何等的气魄”</p>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听”</p>

“泪崩了,敬我华夏先贤”</p>

“这节目太有意义了,代入感很强”</p>

“策划的好,拍的好,演的好”</p>

“……”</p>

开始传经,伏生讲述的是《尚书》中《牧誓》篇目,内容主要是有关民心民意。</p>

画面中,甬道的另一端舞台,大幕缓缓拉开,演员们演绎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决战前的誓辞。</p>

《牧誓》还强调了民心民意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得到民心才能得到天下,失去民心则会失去天下。</p>

这也是为什么伏生要先讲这一篇,因为晁错代表着汉文帝来学书,那《牧誓》就特别有意义。</p>

画面中吴畏对着镜头旁白道:“牧野一战,庞大的商王朝轰然崩塌。新生的周王朝强强势崛起。”</p>

“牧野一战,昭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人心向背,德政兴替,不仅决定战争的胜负,也决定政权的兴亡。”</p>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p>

伏生传书二十八篇,晁错带书回咸阳,入大汉秘府。</p>

镜头给到伏生既高兴又伤感的画面,只见他对着吴畏问道:</p>

“我一生读《尚书》,护《尚书》,传《尚书》九十余载,而今将书还于天下,我无憾矣。不知《书》在后世流传如何?”</p>

吴畏诱惑道:“先生,我带您去看看?”</p>

这时两个主舞台中间的通道亮起,仿佛时光在穿梭,吴畏带着伏生一步一步缓缓走着,边走边诉说着《尚书》后来的轨迹。</p>

吴畏化身讲解人:“经过您的护书传书,《尚书》在汉朝的传播相当兴旺。刚才派晁错到您家学书的那是汉文帝,后来他的孙子成了汉武帝。”</p>

“到汉武帝末年的时候,人们在孔子故宅的墙壁里发现了一部《尚书》,但那是用先秦古文字写的,我们后世称它为古文《尚书》。”</p>

“孔子的后人孔安国竭尽全力推广,使之广为流传。”</p>

画面中两人走在甬道上,如同穿梭在时空里,仿佛真的看见了孔安国在传《书》。这样的节目设计,让观众眼前一亮。</p>

历史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再是刻板索然无味的,这个综艺节目让历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p>

吴畏依旧在诉说着历史:“但是到了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官方所藏《尚书》版本失传。”</p>

伏生听的脚步一顿,看向吴畏。</p>

“您不用着急,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泽向朝廷献出了一部,据说是孔子后人孔安国所传的古文《尚书》计五十八篇。”</p>

“此书虽然篇目多于您所传授的尚书,但很多内容基本相同。”</p>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但是历朝历代都非常的推崇《尚书》,多次把它刻成石经,但很可惜,历经战乱,大都成了断石残碑。”</p>

“直到唐文宗开成二年,人们用巨大的青石刻成了开成石经,这当中的《尚书》成为当时以及后世的标准读本。”</p>

伏生感慨说道:“青石可敬,青史永存,后世对典籍的尊崇,存在于经典的字里行间。传承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p>

吴畏:“后来,又是千年,《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先生,我带您去看一看我生活的时代吧。”</p>

伏生疑惑问道:“两千年以后?”</p>

吴畏点头确认道:“两千年以后!”</p>

而此时他们已经走到甬到尽头,面前的舞台大幕缓缓拉开。</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央台出道:重新定义巨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官痞 姐姐好凶[七零] 九零蜜宠:木系大佬逆袭搞钱日常 女主她有八百个心眼[九零] 缘来还是你 孕期小哭包,疯批老公轻点宠 修仙?贫道本身就是仙! 深缠!病娇哥哥囚锁软诱小漂亮 傅总,江小姐另寻新欢了 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