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市里工作这么久,从来没见过人家,但听说跟他离得还挺近,那房价可不低,前两年起码得两万呢。</p>
不过有富的,就有穷的,村里大多数还是普通人家,手里有点积蓄,也不敢随便乱花那种。</p>
但由于县里人口比较少,他们村镇的人平日里生活状态还是很好的,清静舒适,生活节奏不快,在县城住着也很安逸。</p>
要知道他们整个县占地两千多平方公里呢,但总人口才三十万出头,和北亰差不多的面积,人口还不如人家的零头,由此可见一斑。</p>
虽然面积不小,但人均的耕种面积并不多。</p>
好比尚磊家这样的三口之家,水田每人只有九分地,旱地每人两亩半,剩下的更多是山地。</p>
他们这边的山地有的种茶,有的可以种果树。</p>
尚磊家的山头就是种果树的那种。</p>
果树这个东西,没接触过的人,大部分以为很轻松,觉得在山上种好树后,等着挂果成熟,直接收了就能卖钱。</p>
事实上哪有这么简单。</p>
种果树要比单纯种地累得多,要除草、施肥、打药、修剪、灌溉……一年到头基本没有闲的时候。</p>
尚磊刚上大学的时候,家里种过两年果树。</p>
他是在北方读的大学,回家一趟不容易,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p>
最后就是导致父母两人根本忙不过来,母亲的腰腿就是那个时候被累坏的。</p>
“磊磊,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今天不用上班吗?”</p>
从县城乘坐出租车,到了村口,尚磊给老妈打了个语音电话,这个时候是下午两点。</p>
上午十点从市里往回赶,顺风车到县城,再转出租车,一共花费四个小时才到家。</p>
山里的公路弯多路窄,一般出租车不愿意走,尚磊每次回来要是找不到黑车,就得额外加钱才能顺利回家。</p>
“妈,我在村口呢,你快出来接我。”尚磊语气中带着笑意。</p>
“啊?你在村口?你这孩子,回家也不提前跟家里说一声!”</p>
尚磊妈妈责怪一声,但语气也明显带着浓浓的喜悦,还冲旁边说:“磊磊回来了,我还以为他得过两天回来呢,没想到这都到村口了。”</p>
说完,又对着电话讲:“你先等着,我跟你爸刚来山上,马上过去接你……”</p>
这估计是去喂猪了。</p>
尚磊应了句,挂断电话后,瞪着好奇的眼睛在村口四处张望。</p>
上次回家还是过年的时候,现在回来都入夏了。</p>
这个季节,是山里最好的时候,不仅风景好,到处有可口的野果,气候也最是宜人。</p>
尚磊所在的村子叫白云沟,从高处、远处往这边看,常年云雾缭绕,以前还有座云雾寺。</p>
站在村口的关帝庙外,远远地向村里看过去,村外是条静静流淌的大河,一条干净宽敞的公路从尚磊脚下蜿蜒曲折的延伸到大河边,连接着一座石桥跨过大河直通村里。</p>
过了石桥,河岸越往上越高,先是个大陡坡,坡上是一排排整齐的民房,民房之间古树参差,有人在小巷子进出,也有人在大树下闲坐。</p>
河边的路上有一群肚子吃得鼓胀的水牛,悠闲的沿着河踱步。</p>
再远处便是一座座苍青色山脉,绵延耸立,一眼看不到边。</p>
正在这时,坡上传来一连串的摩托车鸣笛声,紧跟着一个摩托三轮车从坡上杀了过来,蛮横的闯进了尚磊的视野。</p>
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驾着摩托三轮驶到桥上,远远地就冲尚磊挤眉弄眼,后方坐着的胖乎乎的妇人也冲他挥起手来。</p>
尚磊见此先是挥手笑着回应,之后看到老爸那嘚瑟的模样,又忍不住皱眉嘀咕:“我真服了,老尚这嘚瑟的,上次是没摔疼你吗?小心给你翻河里去!”</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我的葫芦农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