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李青鹤把抄纸工具做好。新一批的竹子再次浸泡好,这次打料、洗料后,李延宁决定加入纸药做毛边纸。毛边纸的竹料没有经过一年的自然漂白,颜色会泛黄,但书写没问题。 他上山摘了杨桃藤,捣成汁,再过滤出细汁备用。将淘洗后的细料放入新建的方池里,加入清泉水,用长铲子混匀,制成浆水。再加入杨桃藤汁,再次上下搅动打浆。 现在来到最关键也是最需要技巧的一步——抄纸。抄纸的角度、力度都决定了这张纸的厚薄与成败。 李延宁试验了几次,终于用对了力气,找准了角度。 此时李青鹤、李青松以及李延峰都在。他们看着李延宁井然有序地抄纸,反扣湿纸,都热血沸腾起来。 儿子(侄子、宁弟)居然真的造出了纸!三人目光热切地看着李延宁,仿佛在看一个行走的财神爷!那可是纸啊,卖得那么贵的纸啊!多少人读不起书,不就是因为买不起笔墨纸砚吗? 现在他们家出了个会造纸的天才,李家何愁不兴? “你们别看着了,这里还有两个抄纸帘,过来学啊!”李延宁的话将他们从发财梦中拉回现实。 四人齐上手,很快就积累的一沓湿纸,李延宁盖上木板,指挥李青鹤和李青松搬来重石压上。湿纸中的水分立马汩汩流出。 等差不多半干后,再小心翼翼地剔纸贴在木板上晾晒。 四人从下午忙到晚上天黑才停下来去吃饭。 饭桌上,李家人都精神亢奋。 “爹、娘、大伯、大伯母你们别再给我夹菜了,我吃不完。”李延宁无奈道。今晚两家人一起吃饭,庆祝李延宁和李延峰造纸成功。 “慢慢吃。”叶柔看儿子的眼神更慈爱了。 “是啊,今天忙碌了一天,多吃点。”李青鹤说着又夹了肉放他碗里。 亲人对他太好,也是甜蜜的负担啊! 。顾淮谨没想到夫子会当场让他们写,纸张没带够,李延宁借了他一张毛边纸。 从夫子那离开后,顾淮谨对着手里的纸,可惜道:“你这纸张哪里买的?纸质细腻,不输宣纸,着墨留色都很好,很适合画画和印刷,可惜颜色太黄了,有些掉价。” 听得李延宁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泛黄才原汁原味好么:“你不懂!黄色的纸对眼睛才好,不会近视。” “何为近视?” “……”李延宁忘记了,这是古代还没有近视的概念。 “就是,就是眼睛只能看得清近处的东西,看不清楚远处的。” 顾淮谨点头道:“哦,贺林那样的?” 李延宁想到他们的同窗贺林总是眯着眼看路和看书的样子道:“对,光线太暗和太强都不适合读书,会近视!” 李延宁决定以后要多注意眼部健康,决不能近视,古代没眼镜,看不清远方实在太糟心。 “那看不清近处的东西,却能看得清远方的是不是就叫远视?”顾淮谨想到他奶奶年纪大了,总说看不清近处的事物。 李延宁:“……”你还挺会举一反三,不愧是你,真学霸也! 五月初,端午节即将来临,咸蛋黄此刻派上了用场。 叶明雇佣了村里的阿婆上山采山货时,顺道摘一些竹叶回来。 五月初四当天刚破晓,家里人就忙碌起来。几个女人开始炒料,包粽子,男人们开始劈柴起火煮粽子。 等李延宁和李延峰起床的时候,第一批咸蛋黄肉粽已经出锅了。 李延宁第一个尝味道。粽子有成人拳头大小,沉甸甸一个,很有分量。解了绑带,掀开粽叶,竹叶的清香混着肉香扑鼻而来。闻着味道,嘴巴里的唾沫已经在疯狂分泌了。 一口咬下去,糯米软糯,肉香四溢,配着咸蛋黄那绵密起沙的口感,味蕾瞬间陷入极致的满足。 越嚼越香,咸蛋黄独特的口感与糯米相得益彰,七分瘦三分肥的猪肉丰富了粽子的层次。 李延宁赞叹:“太好吃了。娘,大伯母你们可真厉害!” 叶柔笑呵呵道:“还是你这个饕餮会吃,居然知道要先炒料。” 杨芳华道:“这个咸蛋黄才是点睛之笔,口感一绝。你这脑袋怎么长的?怎么这么聪明!” 李延宁笑嘻嘻地说:“可能我上辈子就是个饕餮呢?不过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没有你们两位大厨,我有再多的美食点子也发挥不出来。” 感谢前世劳动人民的智慧,感谢娘亲和大伯母绝佳的厨艺,让他现在有这么多美食可以吃。 叶柔等人做了咸口和甜口两种粽子。咸口的不仅有咸蛋黄肉粽,还有香菇鲜肉粽;甜口的做了豆沙粽子、蜜枣粽以及碱水粽。 早前李延宁已经让姜氏和柳芸编了两种款式的锦盒。每个锦盒放四个不同口味的粽子。 早饭后,两家人各自带上打包好的粽子去食肆。 李延宁和李延峰各自提着两个锦盒进县学,给夫子送礼去。 自从胡家将豆腐铺开来县里,胡家兄弟俩都住在县里的胡家豆腐铺里,每天回自己家吃饭。 此时胡万里闻着粽子的香味,抱怨两人竟然又吃独食,没有给他和哥哥带。李延峰笑嘻嘻地说:“少不了你们的,散学了带你们去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