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F中文网

佛教常识大全

1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 2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了各种痛苦,这被称为苦谛。 4 集谛是指产生痛苦的原因,主要是贪嗔痴等烦恼和业力。 5 灭谛指消除痛苦,达到涅盘的境界。 6 道谛是指达到涅盘的修行方法和途径。 7 佛教中的三宝是佛、法、僧。 8 佛是指觉悟者,已摆脱了生死轮回。 9 法是指佛教的教义和真理。 10 僧是指依照佛法修行的出家众。 11 佛教中的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12 色蕴指物质世界和身体。 13 受蕴是感受。 14 想蕴是思维和想象。 15 行蕴是意志和行为。 16 识蕴是意识和认知。 17 佛教的十二因缘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18 无明是指对真理的无知。 19 行是过去的业力。 20 识是投生时的心识。 21 名色是身心的结合。 22 六入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 23 触是感官与外界的接触。 24 受是感受苦乐。 25 爱是对事物的贪爱。 26 取是执着追求。 27 有是导致轮回的业力存在。 28 生是再次投生。 29 老死是生命的衰老和死亡。 30 佛教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31 布施是给予和分享。 32 持戒是遵守戒律。 33 忍辱是忍受侮辱和挫折。 34 精进是努力不懈地修行。 35 禅定是专注一心的修行。 36 般若指智慧。 37 佛教中的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 38 慈是给予众生快乐。 39 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 40 喜是随喜他人的成就和快乐。 41 舍是平等对待一切众生。 42 佛教的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43 正见是正确的见解。 44 正思维是正确的思考。 45 正语是说正直的语言。 46 正业是从事正当的行为。 47 正命是过正当的生活。 48 正精进是正确的努力。 49 正念是保持正确的念头。 50 正定是进入正确的禅定。 51 佛教中的业力是指行为产生的力量,会影响未来的果报。 52 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是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53 佛教的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修行目标。 54 佛教的禅宗强调通过禅修和顿悟来觉悟。 55 佛教的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 56 佛教的天台宗主张止观双修。 57 佛教的密宗有许多独特的修行法门和仪轨。 58 佛教中的菩萨有很多,如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 59 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大慈大悲。 60 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61 文殊菩萨代表智慧。 62 普贤菩萨象征实践和大行。 63 佛教中的佛有三世佛,包括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64 佛教的寺庙建筑通常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 65 山门一般有两个金刚力士守护。 66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和弥勒佛。 67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核心建筑,供奉主佛。 68 佛教的法器有木鱼、钟、鼓、香炉等。 69 木鱼用于诵经时打节拍。 70 钟鼓用于召集僧众或报时。 71 香炉用于上香供佛。 72 佛教的袈裟是出家人的法衣。 73 佛教的佛珠用于念佛或持咒时计数。 74 佛教的斋饭通常是素食。 75 佛教的修行方式包括诵经、念佛、打坐、参禅等。 76 诵经可以明理和积累功德。 77 念佛可以专注一心。 78 打坐有助于身心平静。 79 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 80 佛教中的舍利是高僧大德圆寂后火化留下的结晶物。 81 佛教的塔通常用于供奉舍利或藏经。 82 佛教中的放生是一种慈悲行为。 83 佛教的素食文化提倡不杀生,培养慈悲心。 84 佛教的戒定真香强调通过修行散发内心的芬芳。 85 佛教的法会有很多种,如浴佛节法会、盂兰盆节法会等。 86 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 87 盂兰盆节是超度祖先和救济饿鬼。 88 佛教的早晚课是出家人日常的修行功课。 89 佛教的经忏是为亡者超度或为生者祈福的仪式。 90 佛教的合十礼是一种常见的礼仪,表示敬意。 91 佛教中的空不是指虚无,而是指无常和无我。 92 无常是指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 93 无我是指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自我实体。 94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一切生命都有佛性。 95 佛教的涅盘境界是超越生死轮回的解脱状态。 96 佛教中的烦恼有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97 见思烦恼是对世间的错误见解和欲望。 98 尘沙烦恼是指度化众生的障碍。 99 无明烦恼是最根本的迷惑。 100 佛教中的回向是将自己的功德分享给众生。 101 佛教中的“五明”包括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和内明。 102 声明是指对语言、文字的研究。 103 工巧明涵盖了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104 医方明指的是医学知识和医术。 105 因明是关于逻辑推理和辩论的学说。 106 内明则是指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107 佛教中的“四摄法”为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108 布施摄通过给予财物等帮助来吸引众生。 109 爱语摄是以温和善巧的语言与人交流。 110 利行摄是做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111 同事摄是与众生共同做事,建立良好关系。 112 佛教中的“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113 依法不依人强调遵循佛法而非个人权威。 114 依义不依语注重领会含义而非拘泥于文字。 115 依智不依识依靠智慧而非表面的认识。 116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选择透彻阐明真理的经典。 117 佛教的“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118 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观察自身。 119 四正勤是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 120 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进如意足、思惟如意足。 121 五根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122 五力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123 七菩提分是择法菩提分、精进菩提分、喜菩提分、轻安菩提分、念菩提分、定菩提分、舍菩提分。 124 佛教中的“八苦”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125 生苦指出生时的痛苦。 126 老苦是年老体衰的痛苦。 127 病苦是生病带来的痛苦。 128 死苦即面临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129 爱别离苦是与所爱之人分离的痛苦。 130 怨憎会苦是与讨厌的人相遇的痛苦。 131 求不得苦是愿望无法实现的痛苦。 132 五阴炽盛苦是身心的烦恼和痛苦。 133 佛教的“十善业”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134 不杀生是尊重生命。 135 不偷盗是不窃取他人财物。 136 不邪淫是遵守正当的性关系。 137 不妄语是不说谎。 138 不两舌是不挑拨离间。 139 不恶口是不说粗恶伤人的话。 140 不绮语是不说花言巧语。 141 不贪欲是不贪求过多的物质和欲望。 142 不嗔恚是不生气发怒。 143 不邪见是树立正确的见解。 144 佛教中的“六根清净”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不受外界干扰。 145 眼根清净不为色相所迷。 146 耳根清净不为声音所扰。 147 鼻根清净不为气味所惑。 148 舌根清净不为味觉所诱。 149 身根清净不为触觉所动。 150 意根清净不为杂念所困。 151 佛教的“四大皆空”中的“四大”指地、水、火、风。 152 地大代表坚固性。 153 水大代表湿性。 154 火大代表暖性。 155 风大代表动性。 156 佛教中的“天龙八部”包括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157 天众是天道众生。 158 龙众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 159 夜叉是勇健暴恶的鬼神。 160 乾闼婆是香神或乐神。 161 阿修罗好斗,常与帝释天争斗。 162 迦楼罗是金翅鸟。 163 紧那罗是歌神。 164 摩睺罗伽是大蟒神。 165 佛教中的“三身佛”指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166 法身佛代表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167 报身佛是经过修行得到佛果之身。 168 应身佛是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佛身。 169 佛教的“五时八教”是天台宗的判教体系。 170 “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盘时。 171 “八教”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 172 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 173 化法四教是藏教、通教、别教、圆教。 174 佛教中的“唯识宗”主张万法唯识。 175 强调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变现。 176 佛教中的“三解脱门”为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177 空解脱门是观一切法皆空。 178 无相解脱门是观一切法无相。 179 无愿解脱门是观一切法无所愿求。 180 佛教中的“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181 摄律仪戒是遵守戒律,防非止恶。 182 摄善法戒是修习一切善法。 183 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众生。 184 佛教中的“佛性”指众生觉悟的可能性和内在本质。 185 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186 佛教中的“业障”是指由过去的业力所造成的障碍。 187 忏悔业障是修行的重要环节。 188 佛教中的“佛塔”有多种类型,如楼阁式塔、密檐式塔、覆钵式塔等。 189 佛塔具有供奉舍利、象征佛法等意义。 190 佛教中的“灌顶”是一种加持和传承的仪式。 191 可授予佛法的修持方法和权力。 192 佛教中的“往生”指摆脱过往的恶业和业力的束缚,获得新生。 193 通常指往生净土。 194 佛教中的“中阴身”是指在死亡和转世之间的过渡状态。 195 中阴身一般持续 49 天。 196 佛教中的“六尘”指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197 六尘是外境,会影响人的内心。 198 佛教中的“六和敬”包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199 身和同住是共同生活,和谐相处。 200 口和无诤是不争吵,言语温和。 201 意和同悦是心意相通,欢喜愉悦。 202 戒和同修是共同遵守戒律。 203 见和同解是见解一致。 204 利和同均是利益均等分配。 205 佛教中的“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206 诸行无常指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 207 诸法无我指一切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208 涅盘寂静指摆脱烦恼,达到寂静的境界。 209 佛教中的“五停心观”是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数息观。 210 不净观对治贪欲。 211 慈悲观对治嗔恨。 212 因缘观对治愚痴。 213 念佛观对治业障。 214 数息观对治散乱。 215 佛教中的“三解脱”是性净解脱、圆净解脱、方便净解脱。 216 性净解脱是指自性本来清净。 217 圆净解脱是圆满清净。 218 方便净解脱是通过善巧方便达到清净。 219 佛教中的“三障”是烦恼障、业障、报障。 220 烦恼障由贪嗔痴等烦恼引起。 221 业障由身口意所造的恶业形成。 222 报障是由业力导致的苦报。 223 佛教中的“三无漏学”是戒学、定学、慧学。 224 戒学是规范行为。 225 定学是培养专注力。 226 慧学是增长智慧。 227 佛教中的“三心二意”,三心指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二意指意识和意根。 228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29 意识和意根共同作用产生各种心理活动。 230 佛教中的“四无色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231 空无边处定是超越物质世界,观想虚空无边。 232 识无边处定是观想心识无边。 233 无所有处定是观想一切皆无所有。 234 非想非非想处定是一种极微细的定境。 235 佛教中的“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 236 佛是彻底觉悟者。 237 菩萨是正在修行的觉悟者。 238 缘觉是通过观察十二因缘而觉悟。 239 声闻是听闻佛法而觉悟。 240 佛教中的“四向四果”是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241 须陀洹向是向须陀洹果修行的阶段。 242 须陀洹果是初入圣流。 243 斯陀含向是向斯陀含果修行的阶段。 244 斯陀含果是一来果,还需再来人间一次。 245 阿那含向是向阿那含果修行的阶段。 246 阿那含果是不来果,不再来人间。 247 阿罗汉向是向阿罗汉果修行的阶段。 248 阿罗汉果是断尽一切烦恼,解脱生死。 249 佛教中的“四寻思观”是名寻思观、义寻思观、自性寻思观、差别寻思观。 250 名寻思观是对名称的思考。 251 义寻思观是对意义的思考。 252 自性寻思观是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253 差别寻思观是对事物差异的思考。 254 佛教中的“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通过对身、受、心、法的观察来破除执着。 255 身念住观察身体的动作和感受。 256 受念住观察感受的生起和消失。 257 心念住观察心念的变化。 258 法念住观察诸法的无常和无我。 259 佛教中的“四无碍辩”是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 260 法无碍辩是对佛法的理解无障碍。 261 义无碍辩是对佛法意义的阐释无障碍。 262 辞无碍辩是运用语言表达无障碍。 263 乐说无碍辩是乐于说法且说法无碍。 264 佛教中的“四摄六度”,四摄是前面提到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265 布施度破除悭贪。 266 持戒度防止恶行。 267 忍辱度克服嗔恚。 268 精进度消除懈怠。 269 禅定度调伏散乱。 270 般若度消除愚痴。 271 佛教中的“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272 肉眼是凡人的眼睛。 273 天眼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274 慧眼能洞察事物的真相。 275 法眼能了解佛法的精髓。 276 佛眼是圆满的智慧之眼。 277 佛教中的“五明处”是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巧明处。 278 内明处指佛法。 279 医方明处指医学。 280 因明处指逻辑和辩论。 281 声明处指语言学。 282 工巧明处指工艺技术。 283 佛教中的“五浊恶世”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284 劫浊指时代混乱。 285 见浊指见解错误。 286 烦恼浊指烦恼众多。 287 众生浊指众生身心不净。 288 命浊指寿命短暂。 289 佛教中的“六种神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290 天眼通能看到远处和细微的事物。 291 天耳通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292 他心通能知晓他人的心思。 293 宿命通能知晓过去的事情。 294 神足通能变化自在,飞行无碍。 295 漏尽通断尽烦恼,不再生死轮回。 296 佛教中的“七圣财”是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 297 信财是对佛法的信仰。 298 戒财是遵守戒律。 299 惭财是对自己的过错感到羞耻。 300 愧财是对他人的批评感到愧疚。 301 闻财是听闻佛法。 302 施财是布施财物。 303 慧财是增长智慧。 304 佛教中的“八不中道”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305 不生不灭否定事物的生起和消灭。 306 不常不断否定事物的永恒和中断。 307 不一不异否定事物的完全相同和完全不同。 308 不来不去否定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309 佛教中的“九次第定”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受想定。 310 灭受想定是最高的禅定境界。 311 佛教中的“十法界”是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 312 地狱法界众生遭受极大痛苦。 313 饿鬼法界众生常处于饥饿状态。 314 畜生法界众生愚痴无明。 315 阿修罗法界众生好斗嗔怒。 316 人法界众生有苦有乐,有机会修行。 317 天法界众生享受福报,但仍未脱离轮回。 318 声闻法界通过听闻佛法而觉悟。 319 缘觉法界通过独自观察因缘而觉悟。 320 菩萨法界发菩提心,救度众生。 321 佛法界是圆满的觉悟境界。 322 佛教中的“十如是”指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323 如是相是外在的形相。 324 如是性是内在的性质。 325 如是体是本质。 326 如是力是功能作用。 327 如是作是行为造作。 328 如是因是产生的原因。 329 如是缘是助缘条件。 330 如是果是结果。 331 如是报是报应。 332 如是本末究竟等是从始至终的全面平等。 333 佛教的“十二处”包括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334 眼处是眼根。 335 耳处是耳根。 336 鼻处是鼻根。 337 舌处是舌根。 338 身处是身根。 339 意处是意根。 340 色处是眼所见的对象。 341 声处是耳所听的对象。 342 香处是鼻所嗅的对象。 343 味处是舌所尝的对象。 344 触处是身所接触的对象。 345 法处是意所对的对象。 346 佛教的“十八界”由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和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组成。 347 眼界是眼根的作用范围。 348 耳界是耳根的作用范围。 349 鼻界是鼻根的作用范围。 350 舌界是舌根的作用范围。 351 身界是身根的作用范围。 352 意界是意根的作用范围。 353 色尘是物质的形象。 354 声尘是声音。 355 香尘是气味。 356 味尘是味道。 357 触尘是触觉的对象。 358 法尘是意识所缘的对象。 359 眼识是对色尘的认识。 360 耳识是对声尘的认识。 361 鼻识是对香尘的认识。 362 舌识是对味尘的认识。 363 身识是对触尘的认识。 364 意识是对法尘的认识。 365 佛教中的“二十诸天”是一大梵天、二帝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天王、五增长天王、六广目天王、七金刚密迹、八大自在天或摩醯首罗、九散脂大将、十大辩才天、十一大功德天、十二韦驮天神、十三坚牢地神、十四菩提树神、十五鬼子母、十六摩利支天、十七日宫天子、十八月宫天子、十九娑竭龙王、二十阎摩罗王。 366 大梵天是初禅天之王。 367 帝释天是忉利天之主。 368 多闻天王主掌财富。 369 持国天王负责守护国土。 370 增长天王能令众生增长善根。 371 广目天王能以净天眼观察世界。 372 金刚密迹守护佛法。 373 大自在天是自在无碍的天主。 374 散脂大将有威力。 375 大辩才天以聪明辩才着称。 376 大功德天能赐予福德。 377 韦驮天神是护法神。 378 坚牢地神守护大地。 379 菩提树神守护菩提树。 380 鬼子母爱护幼子。 381 摩利支天能隐身。 382 日宫天子掌管太阳。 383 月宫天子掌管月亮。 384 娑竭龙王主掌水界。 385 阎摩罗王主管地狱。 386 佛教中的“三十二相”是指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种显着的体征和容貌特征,如足下安平立相、手足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等。 387 足下安平立相表示安稳。 388 手足千辐轮相象征圆满。 389 手指纤长相代表优雅。 390 足跟广平相显示稳固。 391 指间缦网相寓意慈悲。 392 手足柔软相表明温和。 393 足趺高满相显示尊贵。 394 腨如鹿王相象征矫健。 395 手过膝相表示福泽深厚。 396 马阴藏相代表清净。 397 身纵广相体现庄严。 398 毛孔生青色相寓意慈悲。 399 身毛上靡相表示殊胜。 400 身金色相彰显光明。 401 常光一丈相照亮四周。 402 皮肤细滑相代表清净。 403 七处平满相象征圆满。 404 两腋满相寓意富足。 405 身如狮子相显示威严。 406 身端直相表明正直。 407 肩圆满相象征力量。 408 四十齿相表示清净。 409 齿白齐密相寓意庄严。 410 颔牙相好相显示吉祥。 411 佛教中的“八十种好”是佛的细微相好,如眉如初月、耳轮垂埵等。 412 眉如初月,形状优美。 413 耳轮垂埵,耳朵下垂。 414 鼻高不现孔,鼻梁高挺且鼻孔不外露。 415 咽中津液得上味,口中津液味道美妙。 416 舌薄广长可覆面,舌头薄、宽、长能覆盖面部。 417 梵音深远,声音洪亮而深远。 418 眼色绀青,眼睛呈现绀青色。 419 睫如牛王,睫毛像牛王的睫毛一样整齐美丽。 420 眉间白毫右旋宛转,眉间白毫向右旋转且优美。 421 顶成肉髻相,头顶有肉髻。 422 手足网缦相,手脚有网状纹路。 423 手足柔软如兜罗绵,手脚柔软如细软的棉。 424 足趺高满相,足背高且圆满。 425 足跟广平相,足跟宽阔且平整。 426 指长纤圆,手指修长且圆润。 427 指间雁王相,手指间如同雁王的蹼。 428 手纹明直,手上纹路清晰且正直。 429 手纹细润,手上纹路细腻且润泽。 430 脐深圆好,肚脐深且圆。 431 脐不出入,肚脐不突出也不凹陷。 432 腹不现筋,腹部不显现筋脉。 433 腹细匀适,腹部纤细且匀称。 434 身不倾动,身体稳定不摇晃。 435 身持重,身体稳重。 436 身大直,身体高大且正直。 437 身长齐膝,身高与膝盖平齐。 438 阴藏相,生殖器隐藏。 439 毛孔生香,毛孔散发香气。 440 身毛右旋,身上毛发向右旋转。 441 皮不沾尘,皮肤不沾染灰尘。 442 两肩圆满,双肩饱满。 443 肩圆大,肩膀圆润宽大。 444 腋下平满,腋下平坦饱满。 445 容仪具足,容貌仪态完美。 446 面轮修广,面部圆润宽广。 447 颜貌舒泰,面容安详舒适。 448 面如满月,面容如同满月般圆润。 449 威容远震,威严的容貌令人敬畏。 450 目绀青色,眼睛呈现绀青色。 451 眼如青莲华叶,眼睛如同青莲华的叶子。 452 唇色赤好如频婆果,嘴唇颜色鲜红如频婆果。 453 齿方整鲜白,牙齿整齐洁白。 454 齿根渐次圆利,齿根逐渐圆润锋利。 455 鼻修高直,鼻子修长且挺直。 456 鼻不现孔,鼻孔不外露。 457 目净修广,眼睛纯净且宽广。 458 目相修广,眼睛的形状修长宽广。 459 眉长而绀,眉毛修长且呈绀色。 460 眉高而长,眉毛高且长。 461 耳厚广大修长,耳朵厚实宽大且修长。 462 耳轮成就,耳轮完整美观。 463 两颊隆满,两颊丰满。 464 发美而长,头发美丽且修长。 465 发绀青如螺,头发绀青如同螺壳。 466 发不乱,头发整齐不凌乱。 467 发柔软,头发质地柔软。 468 发不稀,头发浓密不稀疏。 469 发润泽,头发有光泽且润泽。 470 顶骨坚实,头顶骨头坚实。 471 额广平正,额头宽阔平整。 472 人相不缺,人的相貌没有缺陷。 473 唇如频婆果色,嘴唇颜色如频婆果。 474 面广而殊好,面部宽广且特别美好。 475 面如秋满月,面容如同秋天的满月。 476 颜貌炜烨,容貌光彩照人。 477 身皮金色,身体皮肤呈现金色。 478 身光面各一丈,身体和面容都有一丈的光芒。 479 皮薄细滑不受尘水,皮肤薄、细腻光滑,不沾染灰尘和水渍。 480 光影常照身,光芒和影子常常映照在身上。 481 身如狮子,身体像狮子一样威武。 482 行如鹅王,行走如同鹅王般优雅。 483 头如摩陀那果,头部如同摩陀那果的形状。 484 身毛右旋绀色,身上的毛发向右旋转且呈绀色。 485 毛端右旋,毛发的尖端向右旋转。 486 手纹明好,手上的纹路清晰美好。 487 手软如棉,手部柔软如同棉花。 488 手过膝,手臂长过膝盖。 489 指爪狭长薄润光,指甲狭长、薄且润泽有光泽。 490 指圆而纤,手指圆润纤细。 491 指节骨不现,手指关节的骨头不显现。 492 指文庄严,手指的纹理庄严。 493 脉深不现,血管深藏不外露。 494 踝不现,脚踝不突出。 495 身清洁,身体干净清洁。 496 脐深右旋,肚脐深且向右旋转。 497 脐厚不凹,肚脐厚实不凹陷。 498 皮肤细软,皮肤细腻柔软。 499 身不曲,身体挺直不弯曲。 500 身端直,身体端正笔直。 501 佛教中的“四圣六凡”,四圣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502 天众福报深厚,但仍未脱离轮回之苦。 503 人众有苦有乐,具备修行解脱的机会。 504 阿修罗众嗔心较重,常与天众争斗。 505 畜生众愚痴无明,饱受生存之苦。 506 饿鬼众常处于饥饿渴求的状态。 507 地狱众遭受极度的痛苦折磨。 508 佛教的“三无性”,分别是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 509 相无性指一切事物的相状没有真实的自性。 510 生无性表明事物的产生并非自有其性。 511 胜义无性指超越世俗认识的真实无自性。 512 “佛性三因”包括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缘因佛性。 513 正因佛性是众生本具的成佛正因。 514 了因佛性通过智慧了达佛性。 515 缘因佛性借助外缘修行显发佛性。 516 佛教的“三解脱门”之空解脱门,观一切法空无自性。 517 无相解脱门,了知诸法无相。 518 无愿解脱门,对一切法无所愿求。 519 佛教的“八识心王”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520 前六识对外境进行分别和感知。 521 末那识执着于自我。 522 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 523 佛教的“五种不还果”,即中般涅盘、生般涅盘、有行般涅盘、无行般涅盘、上流色究竟涅盘。 524 中般涅盘者于中有阶段证入涅盘。 525 生般涅盘者生于色界不久即证涅盘。 526 有行般涅盘者需勤加修行方能证涅盘。 527 无行般涅盘者自然证得涅盘。 528 上流色究竟涅盘者上升至色界最高处证涅盘。 529 佛教的“五种性说”,即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菩萨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 530 声闻种性者听闻佛法而证果。 531 缘觉种性者独自觉悟。 532 菩萨种性发大菩提心。 533 不定种性者修行成果不定。 534 无种性者难以成佛。 535 佛教的“五种三昧”,即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随自意三昧。 536 常坐三昧侧重于长时间静坐。 537 常行三昧以长时间行走修行。 538 半行半坐三昧则是两者结合。 539 非行非坐三昧不拘形式。 540 随自意三昧依个人心意修行。 541 佛教的“五种智慧”,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542 大圆镜智如实映现一切。 543 平等性智平等看待一切众生。 544 妙观察智善于观察诸法差别。 545 成所作智成就利益众生之事。 546 法界体性智证悟法界本体。 547 佛教的“五乘教法”,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548 人乘守五戒,得人身。 549 天乘修十善,生天界。 550 声闻乘听闻佛法,证阿罗汉果。 551 缘觉乘独自觉悟,证辟支佛果。 552 菩萨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就佛果。 553 佛教的“五停心观”之不净观,对治贪欲。 554 慈悲观,对治嗔恨。 555 因缘观,对治愚痴。 556 念佛观,对治业障。 557 数息观,对治散乱。 558 佛教的“五重玄义”,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 559 释名解释经论的名称。 560 辨体探究经论的本体。 561 明宗阐明修行的宗旨。 562 论用论述经论的作用。 563 判教相判别所属的教相。 564 佛教的“五蕴无我”,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皆无独立不变的我。 565 色蕴是物质现象。 566 受蕴是感受。 567 想蕴是想象。 568 行蕴是意志和行为。 569 识蕴是认识和分别。 570 佛教的“五根五力”,五根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571 信根生信力,坚定信仰。 572 精进根生精进力,不懈努力。 573 念根生念力,铭记不忘。 574 定根生定力,心定不乱。 575 慧根生慧力,洞察真理。 576 佛教的“五位百法”,包括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 577 心法是八种识。 578 心所有法是心的各种作用。 579 色法是物质现象。 580 心不相应行法是假立的法。 581 无为法是涅盘境界。 582 佛教的“五种禅定”,世间禅、出世禅、出世间上上禅、小乘禅、大乘禅。 583 世间禅是凡夫所修。 584 出世禅超越世间。 585 出世间上上禅最为殊胜。 586 小乘禅侧重于个人解脱。 587 大乘禅强调普度众生。 588 佛教的“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589。 589 小乘禅侧重于个人解脱。 590 大乘禅强调普度众生。 591 佛教的“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592 杀父是极大的罪恶。 593 杀母违背孝道。 594 杀阿罗汉断众生解脱之缘。 595 出佛身血伤害佛身。 596 破和合僧破坏僧团团结。 597 佛教的“五浊恶世”之劫浊,时代混乱。 598 见浊,见解错误。 599 烦恼浊,烦恼众多。 600 众生浊,众生身心不净。 601 命浊,寿命短暂。 602 佛教的“五时说法”,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空性、法华涅盘时。 603 华严时说《华严经》。 604 阿含时说四谛、十二因缘等小乘教法。 605 方等时广说大小乘教义。 606 般若时说般若空性。 607 法华涅盘时说《法华经》和《涅盘经》。 608 佛教的“五种忏悔法”,作法忏、取相忏、无生忏、观心忏、实相忏。 609 作法忏依戒律作法忏悔。 610 取相忏见佛菩萨等相忏悔。 611 无生忏观诸法无生忏悔。 612 观心忏观心无常忏悔。 613 实相忏证悟实相忏悔。 614 佛教的“五戒十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身三善、口四善、意三善。 615 身三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616 口四善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617 意三善是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618 佛教的“五眼六通”,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619 肉眼是凡人之眼。 620 天眼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 621 慧眼能洞察真理。 622 法眼能知佛法。 623 佛眼圆满无碍。 624 佛教的“五明论”,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625 声明研究语言文字。 626 工巧明包括工艺技术。 627 医方明治病救人。 628 因明是逻辑推理。 629 内明是佛法真谛。 630 佛教的“五趣”,即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人趣、天趣。 631 地狱趣受苦无尽。 632 饿鬼趣饥渴难耐。 633 畜生趣愚痴蒙昧。 634 人趣苦乐参半。 635 天趣享天福。 636 佛教的“五种涅盘”,自性清净涅盘、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无住涅盘、究竟涅盘。 637 自性清净涅盘本具佛性。 638 有余涅盘断烦恼但余依身。 639 无余涅盘身心俱灭。 640 无住涅盘不住生死涅盘两边。 641 究竟涅盘圆满成佛。 642 佛教的“五盖”,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 643 贪欲盖使人沉迷欲望。 644 嗔恚盖心生嗔怒。 645 睡眠盖昏沉懒惰。 646 掉悔盖心思浮躁懊悔。 647 疑盖对佛法生疑。 648 佛教的“五阴炽盛苦”,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过度炽盛带来痛苦。 649 色阴是物质身体。 650 受阴是感受。 651 想阴是想象。 652 行阴是意志行为。 653 识阴是认识分别。 654 佛教的“五种福田”,恩田、敬田、悲田、苦田、德田。 655 恩田对有恩之人报恩。 656 敬田尊敬有德者。 657 悲田怜悯苦难者。 658 苦田帮助受苦之人。 659 德田弘扬德行。 660 佛教的“五种精进”,被甲精进、加行精进、无下精进、无退精进、无足精进。 661 被甲精进如战士披甲上阵。 662 加行精进努力修行。 663 无下精进不自卑。 664 无退精进不退转。 665 无足精进不知足。 666 佛教的“五重唯识观”,遣虚存实识、舍滥留纯识、摄末归本识、隐劣显胜识、遣相证性识。 667 遣虚存实识遣除虚妄,留存真实。 668 舍滥留纯识舍弃繁杂,留存纯粹。 669 摄末归本识摄末流归根本。 670 隐劣显胜识隐去劣相,显扬胜相。 671 遣相证性识遣除相状,证悟本性。 672 佛教的“五种佛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等流身。 673 法身是佛法的本体。 674 报身是修行的果报。 675 应身应众生之机而现。 676 化身变化无穷。 677 等流身与众生相似而度化。 678 佛教的“五种忏悔心”,恐怖心、厌离心、菩提心、怨亲平等心、观罪性空。 679 恐怖心畏惧恶业果报。 680 厌离心厌恶恶业。 681 菩提心为利众生忏悔。 682 怨亲平等心对怨亲一视同仁。 683 观罪性空观罪业本性空无。 684 佛教的“五根增长”,信根增长、精进根增长、念根增长、定根增长、慧根增长。 685 信根增长坚定信仰。 686 精进根增长不懈努力。 687 念根增长正念分明。 688 定根增长心定不乱。 689 慧根增长智慧增长。 690 佛教的“五种神通”之神足通,变化自在。 691 天眼通,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 692 天耳通,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语言。 693 他心通,知他人心思。 694 宿命通,知自身及众生过去世。 695 佛教的“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皆空无自性。 696 色蕴为空,物质无常。 697 受蕴为空,感受无常。 698 想蕴为空,想象无常。 699 行蕴为空,行为无常。 700 识蕴为空,认识无常。 701 佛教的“五种善巧方便”,随顺巧方便、立要巧方便、异相巧方便、逼迫巧方便、报恩巧方便。 702 随顺巧方便随顺众生根性。 703 立要巧方便立下要求引导。 704 异相巧方便以不同相状示教。 705 逼迫巧方便迫使众生觉悟。 706 报恩巧方便报众生之恩而施教。 707 佛教的“五种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唯心净土。 708 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者共居。 709 方便有余土修方便道断见思惑。 710 实报庄严土证一分法身。 711 常寂光土佛之境界。 712 唯心净土心净则土净。 713 佛教的“五种三昧耶”,佛部三昧耶、莲华部三昧耶、金刚部三昧耶、宝部三昧耶、羯磨部三昧耶。 714 佛部三昧耶具佛之功德。 715 莲华部三昧耶具慈悲。 716 金刚部三昧耶具坚固。 717 宝部三昧耶具富贵。 718 羯磨部三昧耶具事业。 719 佛教的“五种菩提”,发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出到菩提、无上菩提。 720 发心菩提初发求道之心。 721 伏心菩提降伏烦恼。 722 明心菩提明了自心。 723 出到菩提出离生死。 724 无上菩提成就佛果。 725 佛教的“五种念佛法门”,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礼拜念佛。 726 持名念佛称念佛名。 727 观像念佛观佛形象。 728 观想念佛观想佛之功德。 729 实相念佛悟佛法实相。 730 礼拜念佛礼拜佛身。 731 六波罗蜜:也称为六度,具体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732 六相:包括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733 六时:指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和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734 六种阿含经:分别是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735 六根清净: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的纯净无染。 736 六尘不染: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种外境不能染污自心。 737 六通: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六种神通。 738 七觉支:包括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行舍觉支。 739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740 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741 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742 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743 九华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 744 九品往生:往生净土的九个阶位。 745 九住心:修行过程中的九个阶段的心住状态。 746 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747 十波罗蜜:在六波罗蜜基础上加上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 748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749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的合称。 750 十八罗汉: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 751 二十诸天:佛教护法神。 752 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753 五百罗汉:通常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 754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一种化相。 755 万字符(卍):象征吉祥、功德圆满。 756 放生:释放被捕获的生物,体现对生命的尊重和慈悲。 757 伽蓝:指佛教寺庙。 758 挂单:指行脚僧到寺院投宿。 759 开示:高僧大德对弟子或信众进行的教导和启示。 760 公案:禅宗用以启迪智慧的故事或问题。 761 加持:通过佛菩萨或高僧的力量给予护佑或增强某种力量。 762 回向:将自己所修的功德回转给特定的对象或众生。 763 妙德:美好的品德和特质。 764 妙行:微妙而殊胜的修行行为。 765 定慧等持:定学与慧学并重,保持平衡。 766 空性:指一切事物的本质为空,无自性。 767 相续:指因果报应的连续不断。 768 施主:提供财物或帮助的人。 769 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即慈悲、欢喜、舍离。 770 涅盘城:比喻涅盘的境界。 771 药师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 772 曼陀罗:一种佛教图案,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773 精进波罗蜜:努力修行,不懈怠。 774 禅茶一味:在品茶过程中领悟禅道。 775 耳根圆通:通过耳根修持达到圆通境界。 776 香花供养:用香和花供奉佛菩萨。 777 觉照:保持清醒的觉察和观照。 778 转识成智:将八识转化为智慧。 779 无碍解脱:没有障碍,获得解脱。 780 法界无碍:对法界的体悟达到无障碍的境界。 781 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 782 功德无量:形容所做的善事具有极大的功德。 783 福慧双修:同时修习福德和智慧。 784 离苦得乐:摆脱痛苦,获得快乐。 785 如如不动: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定,不为外境所动。 786 三轮体空:在布施等行为中,做到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皆空的境界。 787 心无挂碍:心中没有牵挂和妨碍。 788 无念为宗:以无念作为修行的宗旨。 789 明心见性:明白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 790 不二法门:指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的教法。 791 直指人心:直接指向人的内心,引导其觉悟。 792 当下即是:强调把握当下的重要性。 793 真空妙有: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 794 一念三千:一念之中具足三千世界的诸法性相。 795 法身大士:指已证得法身的菩萨。 796 报身佛:佛的三种身之一,是佛因智慧功德而成就的圆满色身。 797 化身佛:为度化众生而变现的各种身形。 798 方便法门:为引导众生入佛道而采用的灵活方法。 799 清净心:没有烦恼和杂念的心。 800 平等性智:菩萨所证得的智慧之一。 801 大圆镜智:如来的智慧,如同大圆镜般能映现一切。 802 妙观察智:善于观察诸法实相的智慧。 803 成所作智:成就所作事业的智慧。 804 因地修行:在修行过程中尚未证果的阶段。 805 果地成就:达到修行的最终成果或境界。 806 法云地:菩萨修行的一个阶位。 807 欢喜地:菩萨十地中的初地。 808 离垢地:菩萨修行的一个阶段,远离烦恼污垢。 809 发光地:菩萨修行的阶位之一,智慧之光显现。 810 焰慧地:具有炽盛智慧火焰的境界。 811 难胜地:菩萨修行的一个层次,难以被战胜。 812 现前地:各种功德在眼前显现的阶位。 813 远行地:修行进入更深远境界的阶段。 814 不动地:心不动摇的境界。 815 善慧地:具有善巧智慧的境地。 816 法流水:佛法如流水般滋润心田。 817 慧灯:智慧的明灯,能照亮无明黑暗。 818 觉海:觉悟的海洋,形容佛法的深广。 819 心香:内心的虔诚和敬意。 820 法语:佛法的言语或高僧的教导。 821 庄严国土:使国土变得庄严美好。 822 利乐有情:利益和安乐一切有情众生。 823 无量光佛:阿弥陀佛的别称,代表光明无量。 824 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别称,象征寿命无量。 825 往生净土:往生到清净庄严的佛国净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为什么百科全书》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