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因为大部分主编,都是五十年代新瓦片国的节清样是直接送出去印刷厂制作的,日常也没有要打印的东西,主要是来打酱油的。
其它四名科班出生的大学生年轻人,基本上都来公司一年两年的。因为严文中先生对叶芦伟的另眼相看,这四人自抱成团,都有点排斥叶芦伟。
这一世严老先生对叶芦伟更好,所以人家也就更加不满。人家四个堂堂的建筑专业毕业生,你一个邮电中专生,完全不是一个星球的感觉。严老先生虽然对他们也不错,却显然没有对叶芦伟更好,人家不满也是正常的。
前一世叶芦伟时间用来学习都不够,再说心智到底没怎么成熟,自动忽略了别人的冷落排斥。这一世叶芦伟天天一样的微笑着上班,却是主动忽略了别人的冷眼。几个二十来岁的小孩子,真心提不起跟他们计较的心情。
况且,这个编委会对叶芦伟这种需要专业学习的人是个重大机会,对那四个专业出生的大学生却是一剂慢性懒药。
老头老太主编们太过认真负责,放出来的工作其实技术含量和工作量都很低,如果自己没有一颗主动学习的心,编委会太过轻闲的工作就会把人耍懒。前一世这四个优选出来的大学生,实际上相当于耽误了半年多的实际工作机会,人也被机关按部就班的生活给养废了,以为一线工地上也一样这样的轻闲。
编委工作结束后,四人中有三人选择去一线,却因为水土不服好一阵才适应过来,后来的成就总算跟同年毕业的差不了太多。另外一人却贪图总公司日子安逸,选择了留在技术处搞内业,后来的成就差了许多。
叶芦伟把日后成书的大目录搞出来挂在墙上,目标很明确,就是帮老先生们提前把他们的想法列出来,让他们尽快确定思路和目录,然后大家再依次往里填内容。
企业编年史这种东西,除了歌功颂德,真还不好说有其它什么作用。施工方法都过时了,完工工程好多都是落后技术,马上面临改建或者拆除,说起来都是教训的多,哪里来的成功嘛。
前一世叶芦伟吐槽的主要就是这种明知落后的东西,却非要说成是“当时的先进经验”。拟定文字内容的人一旦心里别扭,甚至抗拒,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好不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钟爱之国》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