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朔镇是个能养活了穷人的地方。只要本人生命力够强,即便靠猎杀野生动物,服食草籽鼠粮也能活下来。最难熬的冬天,流浪汉们的温暖居住环境就是地窨子,此地人称其为“窑子”。当地后世的许多地名多以“窑”字命名。诸如王二窑子、刘保窑子、李三妹窑子、土蛤蟆窑子等,皆为此意。事实上,所谓“逛窑子”一词大概亦与此有关。有人说窑姐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所谓北有窑姐,南有青楼。“窑”是指烧制砖瓦瓷器的容器,即砖窑、瓦窑。因其留有宽大的门供烧制品进出,比喻窑姐儿的生殖器敞亮得象窑洞,进出随意,所以妓女又称窑姐。这样的解释也算合理。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山、陕、蒙部分地区民间将男女偷情称之为“串门子”。去集市称之为“逛街”或“逛市场”。去住在窑子里的人家串门子,比照逛窑子很贴切。这样的解释虽略有瑕疵,但没大毛病,也说得通。
如果说世上万千中职业当中哪个职业最艰难,恐怕乞讨行业无出左右者。这个行业它难就难在,人的尊严会被无情的践踏。过得了尊严这一关,天下便再没有乞讨者不敢面对的难题了。若果乞讨者再有些文化知识垫底,心眼儿再活泛一些,那简直就是乞讨行业的王者——乞丐之王。
崔堆就是这样一块毛坯!他三岁蒙学,七岁便识得数百汉字。若不是天灾降临,说不定未来的他能在当地郡县衙门觅得一官半职,封妻荫子,富贵一生。只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地震不仅毁了他的似锦前程,更毁了他的似水年华。特别是族人组团误入蠕蠕境地,让家族仅存的一点血脉也尽皆湮灭。所幸他本人大难不死,绝处逢生。又在机缘巧合下,被呼延狼以无家可归的乞丐身份收入少年营,成为少年营第一批学员。如果没有少年营的出现,他对蠕蠕人的仇恨只能是睡梦中的记忆。有了少年营的出现,这种仇恨终于转化成忍受残酷训练的动力,更给了他报仇雪恨的机会。
另外,作为乞丐中的佼佼者,不仅察言观色,揣度人心是崔堆的拿手好戏,利用一切手段讨少年营教头们开心更是他的必修课。所以,年仅十六岁的崔堆,深得吕二及一众教头们的器重。加之闲暇时师生间总在一起厮混,各自的脾性爱好均了然于心。故而,吕二别有深意的忽然提出主公曾经关于战场人道主义的教诲后,在场师生立刻明白了吕二此刻的内心需求:必须将包围圈中的蠕蠕人斩尽杀绝,方能消了他被戏耍了十个昼夜的愤怒!于是便有了目下的场景,少年营师生没有人提出异议,杀伐起来,一个比一个凶猛。
外围倒下的蠕蠕骑兵,死的死、伤的伤。没有死伤的蠕蠕骑兵也吓破了胆,已经失去战斗力。即便如此,少年营陌刀队过后同样寸草不生,再无生还者。
围歼敌人时,必须先喊“投降者不杀!”这是高欢给所有五原集团所属部队的军令,用意不言自明。一是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二是减少己方不必要的死伤。更重要的是树起“仁义之师”的旗帜。而眼前的这场战斗,少年营全体默契的没有走过场。除了崔堆下达口令外,只有金铁交鸣的咔嚓当啷之声,以及战马嘶鸣和刀枪入肉的噗噗声。当然免不了伤者嘶声裂肺的哀嚎声。
此时此刻,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吕二,他居然丢下外围的残兵败将不管,一骑绝尘的冲向包围圈中央的莫何去汾。护卫在他身边的二十多名战士,为了不让主将受到威胁,来不及躲避蠕蠕人射来的箭矢,死命抽打战马,力争冲在他前面迎敌。只可惜,吕二的胯下战马乃千里挑一的良驹,当户胸甲齐全,防护完善。吕二本人更是甲胄精良轻巧,要害防护完美。不夸张的说,蠕蠕人的箭矢根本扎不透他的甲胄。再说,仅只几百米的冲击距离,几个呼吸之间便杀到了包围圈中央。双方展开了刀刀见红的生死拼杀!
陌刀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锋利无匹。粗壮的马脖子,一刀下去便见鲜血喷射,身首分离。至于比马脖子更加柔软的人体,根本经不住陌刀之历。吕二身边的二十多护卫,眼见蠕蠕人拼死抵抗,毫无投降之意,一边挥刀斩杀,一边尽力向吕二靠近。吕二本人则像疯魔一样,斜劈、竖砍、横扫、平刺,最大效能的发挥出陌刀的作用。
这么短的冲击距离,崔堆自然不会耽搁太久。只见他挥舞一双钵盂大小的铁锤,专捡各种脑袋狠砸。人头马头,不分大小,一锤一个烂西瓜。脑浆和着血水在瞬间击打的高压下如喷泉般激射,崔堆却越砸约兴奋,面部的表情越扭曲,泪水和着血水,分不清谁是谁。压抑多年的仇恨之火终于在此时此刻得到释放。也许自此之后的崔堆崔锤子会变化成另外一种人格。至于是宽容还是变本加厉,那就要看他会选择何种手段抚平自己内心的伤口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CFF中文网【cffzw.com】第一时间更新《北魏异闻录》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